[发明专利]一种双频内窥导管及成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47536.4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腾;张琪;高磊;孔瑞明;陈焯权;黄继卿;李永川;郑海荣;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8/12;A61B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珊珊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频 导管 成像 装置 | ||
1.一种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内窥导管包括:
外壳;
位于所述外壳一侧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外壳进行旋转;
所述外壳的侧壁具有开口区域;
位于所述开口区域内且延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超声换能器和第二超声换能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外壳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换能器的频率为小于或等于40MHz;
所述第二超声换能器的频率为大于40M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内窥导管还包括:
位于所述开口区域内的底座,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超声换能器和所述第二超声换能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侧为子弹头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力矩线圈;
所述力矩线圈的线圈层数为至少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内窥导管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超声换能器连接的第一同轴电缆;
与所述第二超声换能器连接的第二同轴电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换能器和所述第二超声换能器的结构相同,包括:
背衬层;
在第二方向上,依次位于所述背衬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层、压电层、第二电极层以及至少三层依次堆叠的声学人工匹配叠层;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背衬层,且由所述背衬层指向所述第一电极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换能器和所述第二超声换能器的结构相同,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背离所述压电层一侧的导电层;
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紧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10.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旋转回撤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超声导管部件以及上位机;
所述旋转回撤控制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
所述超声导管部件包括:近端驱动槽、导管鞘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频内窥导管;
所述近端驱动槽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回撤控制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管鞘的一端连接;
所述双频内窥导管位于所述导管鞘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75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循环篦子的无烟炭火烧烤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