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类收集垃圾装置及其收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7207.X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廖阔;孔凤;赵明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芒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06;B65F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21113 江苏省徐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类 收集 垃圾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类收集垃圾装置及其收集方法,包括:功能机构、导向机构以及储物机构,功能机构包括底框、筛选部件、连接部件和调节部件,底框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框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框,每个滑框顶部均滑动贯穿有卡板,每个卡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每个滑框一侧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底框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T型支板。本发明能够有效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有效避免垃圾长时间存放后滋生较多细菌和产生较重的异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类收集垃圾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等物质。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家用垃圾收集设备大多只能进行垃圾的统一存储,然而现在多数地区需要进行垃圾分类丢弃,进而需要人为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而垃圾在较长时间的堆积后容易产生较重异味,同时容易产生较多细菌,进而不便于进行人为垃圾分类处理,使垃圾无法有效进行分类处理,导致现有家用垃圾收集装置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避免垃圾长时间存放后滋生较多细菌和产生较重的异味的分类收集垃圾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类收集垃圾装置,包括:
功能机构,所述功能机构包括底框、筛选部件、连接部件和调节部件,所述底框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框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框,每个所述滑框顶部均滑动贯穿有卡板,每个所述卡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每个所述滑框一侧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所述底框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T型支板,所述T型支板底部中心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调节部件、筛选部件和连接部件均设置于底框上;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机构均设置于连接部件上;以及
储物机构,所述储物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储物机构均设置于底框上。
其中,所述筛选部件包括筛选框,所述筛选框固定连接于底框前表面,所述筛选框后内壁开设有T型安装槽,所述T型安装槽内部和底框内部连通,且T型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推送架,所述底框后内壁位于安装框上方贯穿有识别器本体。
其中,所述筛选框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筛选框内部底面位于垫片一侧开设有扇形排料口,所述筛选框内部底面靠近前侧两个拐角处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底部均延伸至筛选框下方,每个所述螺纹杆顶端均套设有锥形齿轮,每个所述螺纹杆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C型片,每个所述C型片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顶端均滑动贯穿筛选框底部。
其中,所述筛选框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也套设有锥形齿轮,四个所述锥形齿轮共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所述锥形齿轮啮合。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部和筛选框内部通过扇形排料口连通,所述连接框后内壁中心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口,两个所述连接口内部和底框内部均连通,所述连接框两侧内表壁均转动连接有扇形板。
其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两个支撑片和两个第一复位框,两个所述支撑片和两个第一复位框均固定连接于底框底板顶部,两个所述支撑片两侧相对内表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顶部靠近一侧边缘中心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一复位框两侧相对内表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杆,每个所述第一复位杆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和移动块,每个所述移动块顶部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芒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芒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7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