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泄连接器自动推出及回收防护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5952.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洪刚;季宇轩;李淼;王远庆;谢黄骏;王树杰;臧辉;郑禛;沙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60 | 分类号: | F02K9/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程何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自动 推出 回收 防护 装置 方法 | ||
一种加泄连接器自动推出及回收防护装置及方法,用于火箭推进剂加泄连接器及随动装置的推出和回收防护。对接前防护门处于关闭状态,摆杆后摆,推门杆及安装平台均收纳在防护箱内。对接阶段通过向气缸底部供气推动摆杆向前摆动,由摆杆带动安装平台及推门杆同步向前滑动,推门杆推动防护门打开至一定角度,同时安装平台运动至滑轨前端预定位置。加注完成后气缸反向充气拉动摆杆向后摆动,由摆杆带动安装平台及推门杆同步回退,直至安装平台滑动至滑轨尾端,同时推门杆将防护门拉回至关闭位置。火箭发射时喷射尾流造成防护箱外部局部负压,放气活门将防护箱内气体向外排放,保证箱体内外压力一致,防护门紧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泄连接器自动推出及回收防护装置及方法,属于液体火箭推进剂加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体火箭需要在发射现场进行推进剂加注,地面推进剂输运管道与箭体加注端的连接通过加泄连接器完成。加泄连接器需要完成加注前连接、加注完成后脱落。传统的加泄连接器对接及回收方式通过手动对接,人为将连接器前推至箭体加注口。对于常温推进剂,传统加泄连接器对接及回收方式要求提前24h 完成加注,进而人工将加泄连接器回退,收回库房,避免火箭发射阶段对加泄连接器损坏。对于低温推进剂,传统加泄连接器由人工前推至加注口,由于低温推进剂沸点低、易气化的特点,连接器需一直与箭体受注端连接至发射前 3~10min再进行脱落。由于低温推进剂中液氧蒸发在箭体周围形成富氧环境,且连接器脱落时间节点与火箭发射节点间隔较短,脱落完成后难以人工将连接器立即回收至不受影响区域,因此传统加泄连接器对接及回收方式在脱落后连接器与箭体受注端的对接面暴露在火箭尾焰影响范围内,加泄连机器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且在火箭推迟发射后,加泄连机器无法自动推出完成对接,需要人工再次对接,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泄连接器自动推出及回收防护装置及方法,加泄连接器及随动装置可实现连同安装平台自动推出、自动回收,发射时防护门紧闭,内外压力通过防护箱上的放气活门得以平衡,内部设备得到防护,避免火箭尾焰冲刷,避免对加泄连机器使用寿命的影响,且在火箭推迟发射后,加泄连机器可自动推出完成对接,无需要人工再次对接,降显著低了安全隐患。本发明尤其适用于低温、有毒推进用加泄连接器的自动推出和回收,避免连接器被火箭尾焰损坏,同时可提高推迟发射后应激处置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加泄连接器自动推出及回收防护装置,防护门、防护箱、放气活门、推出回收组件;
所述防护门与防护箱组成密闭箱体;
所述防护门为防护箱上的可打开或关闭的门;
所述放气活门位于防护箱外壁,用于平衡内外压力;
所述推出回收组件位于防护箱内,用于实现加泄连接器及随动装置连同安装平台推出和回收,在发射时防护门密闭,内外压力通过防护箱上的放气活门得以平衡,内部设备得到防护,避免火箭尾焰冲刷,避免对加泄连机器使用寿命的影响,且在火箭推迟发射后,加泄连机器可通过推出回收组件反向推出完成对接箭上加注活门,将推进剂泄出。
进一步地,所述推出回收组件包括滑轨支架、滑轨、滑块、安装平台;
安装平台安装在滑块上,滑块与滑轨配合,使得滑块可沿滑轨导向方向自由滑动,滑轨固定在滑轨支架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推出回收组件包括导向套、推门杆、滑条、气缸、位置传感器;
推门杆分为两段杆件,两段杆件之间由销轴连接,推门杆推动防护门开启过程中,第二段杆件可绕销轴位置转动;推门杆第一段杆件身段穿过导向套,导向套固定在滑轨支架侧面,限制推门杆横向及纵向运动自由度。推门杆第一段杆件末端设有滑槽,滑槽与滑条配合,使得推门杆沿滑条导向方向自由滑动,滑条固定在滑轨支架侧面。推门杆第二段杆件末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支座连接,连接支座固定在防护门内侧,使得防护门与推门杆之间可绕销轴位置相对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5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