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梁搭接加强结构和后围白车身梁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0164.2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冯薇丽;张欣;姜鹏;孟繁思;刘湘华;陶玉容;祖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B62D33/06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沈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梁搭接 加强 结构 后围白 车身 | ||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白车身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搭接加强结构和后围白车身梁。该加强结构包括:主连接板、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间隔设置在主连接板的一侧,卡设在第一纵梁两侧;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间隔设置在主连接板的一侧,卡设在第二纵梁两侧;第一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卡设在横梁的两侧,并卡设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一侧伸出的第一连接件上;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卡设在横梁的两侧,并卡设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另一侧伸出的第二连接件上。能够解横梁两侧的纵梁交错设置,导致一侧纵梁受纵向力传递到另一侧,横梁受到很大剪切力,容易破坏横梁的问题,更有利于顶部受压时承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白车身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搭接加强结构和后围白车身梁。
背景技术
白车身是商用车驾驶室主要承力结构,作为保证驾驶成员生存空间,和保证驾驶室人员安全的重要结构,而梁结构又是其中的关键承力零件之一,所以梁的结构的强度关系到驾驶室的安全性能保障。目前白车身结构有板式和梁式或板梁结合的形式,梁式结构主要靠形成框架结构来保障白车身的强度,梁的受力传导路径是否最优,影响到梁结构的整体强度。
为保障驾驶乘员的安全性,法规要求驾驶室对成员的保护作用日益严格,如模拟车辆翻滚的侧打击和顶压法规要求,就需要驾驶室能承受侧面和顶面较大的打击力,而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白车身梁在设计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横梁两侧均设置纵梁的情况,为了保证连接强度,会在两侧纵梁上与横梁的搭接处设置一个搭接部,但是横梁的宽度有限,所以会将横梁两侧的纵梁交错设置,但是,现有技术中横梁两侧的纵梁交错设置,会导致一侧纵梁受的纵向力,传递到另一侧时,横梁会受到很大的剪切力,导致力传导路径不够优化,增加梁受力而易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搭接加强结构和后围白车身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横梁两侧的纵梁交错设置,会导致一侧纵梁受的纵向力,传递到另一侧时,横梁会受到很大的剪切力,导致力传导路径不够优化,增加梁受力而易变形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梁搭接加强结构,包括:
主连接板;
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其间隔设置在所述主连接板的一侧,用于卡设在第一纵梁的两侧,采用焊接连接;
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其间隔设置在所述主连接板的一侧,用于卡设在与所述第一纵梁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二纵梁的两侧;以及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还用于卡设在横梁的两侧,并卡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一侧的伸出的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还用于卡设在所述横梁的两侧,并卡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另一侧的伸出的第二连接件上。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均呈L型。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呈L型的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在弯折处呈弧形。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加强连接件,其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的凹槽内,以连接所述第一纵梁和横梁,或者第二纵梁和横梁。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加强连接件包括:
横向连接板,其用于连接所述横梁的一侧;
纵向连接板,其设于所述横向连接板一端,且与所述横向连接板相互垂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的底板。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加强连接件还包括两块侧向连接板,其分别设于所述横向连接板的两侧,并与所述横向连接板相互垂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的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0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