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式辐条组件与花鼓的连接结构及车轮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5092.4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辅燮;蔡正昌;胡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银贝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4 | 分类号: | B60B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阙汀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辐条 组件 花鼓 连接 结构 车轮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辐条组件与花鼓的连接结构,整体式辐条组件由一体成型的若干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辐条相互叠置形成;辐条包括两个连接段和一个中间段,两个连接段一端与中间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轮圈连接部;中间段相互叠置围成多边形,中间段相互叠置处固定连接形成整体;花鼓包括花鼓主体及位于花鼓主体两端的法兰,整体式辐条组件固定在法兰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轮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制备整体式辐条组件及花鼓;将整体式辐条组件固定在花鼓上;与轮圈连接,形成车轮;喷漆后形成成品。本发明将辐条叠置形成整体,有效的提高了连接强度,且生产安装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车轮,特别涉及一种整体式辐条组件与花鼓的连接结构及车轮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车轮的碳纤维辐条均为单根的辐条:有些为单根的短辐条,将每一根辐条连接于花鼓与轮圈间实现连接,这种方式需要的辐条数目较多,且花鼓在中间受到辐条的拉力,时间久后容易损坏;有些为一体式的单根长辐条,辐条的中部与花鼓通过销钉或螺栓连接,由于辐条本身的宽度小,通过销钉或螺栓连接时,需要在辐条中部穿孔,造成一定的损坏,辐条的强度变低。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单根的辐条安装麻烦,且强度不够高,容易断裂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辐条组件与花鼓的连接结构,以提高辐条的连接强度;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的生产工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辐条组件与花鼓的连接结构,包括整体式辐条组件及花鼓,所述的整体式辐条组件由一体成型的若干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辐条相互叠置形成;所述的辐条包括两个连接段和一个中间段,所述的两个连接段一端与中间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轮圈连接部;所述的中间段相互叠置围成多边形,中间段相互叠置处固定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的花鼓包括花鼓主体及位于花鼓主体两端的法兰,整体式辐条组件固定在法兰上。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辐条围成多边形的中部设置有固接环,所述的辐条的中间段一体成型在固接环上时,所述的花鼓的法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接环的台阶面,所述的台阶面的形状与辐条中间段围成的多边形相匹配。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法兰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数量与辐条数量相对应。所述的法兰上的安装槽首尾依次相接,每一个安装槽的首端的槽深要小于前一个安装槽尾端的槽深。整体式辐条组件的辐条的中间段首尾依次相叠,每一根辐条的中间段的首端叠置于前一个辐条中间段的尾端;整体式辐条组件嵌入并胶合粘结于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辐条的中间段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结构匹配的第二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花鼓还包括两个盖体,两个盖体分别安装在两端的法兰上,使整体式辐条组件位于盖体与法兰之间。
其中,所述的固接环胶合粘结在台阶面上或者所述的固接环通过一连接件锁固在台阶面上。
其中,当所述的固接环通过连接件锁固在台阶面时,所述的固接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的台阶面上设置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的连接件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件插入连接孔至螺纹孔内,实现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辐条的数量为五根,所述的中间段相互叠置围成正五边形;所述的两个连接段相对于中间段呈向中心弯折且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的两个连接段之间的夹角α为150°~170°,连接段与中间段倾斜的夹角β为3°~1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轮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a.制备上述的整体式辐条组件及花鼓。
b.将两组整体式辐条组件分别固定在花鼓两端的法兰上。
c.将整体式辐条组件与轮圈连接,使轮圈连接部固接于车轮轮圈上,形成车轮。
d.喷漆后形成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银贝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银贝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5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