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穿刺取样针的防撞保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3571.2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军;杨杰;胡阳;洪建中;朱芳艳;孙威威;袁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品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F2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郭磊 |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真空 血管 穿刺 取样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穿刺取样针的防撞保护方法,包括步进电机、支撑框体、穿刺针、真空采血管、液位探测电路板、控制模块、防撞报警模块、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板、电容式液位探测传感器、供电模块、套筒和螺纹杆,本发明利用了液位探测电路板和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板的信号量,通过监测电容式液位探测传感器的信号量Vs以及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负载信号量Uf,给出防撞保护报警并切断运动部件,起到对穿刺针和人身的保护作用,本发明既能够确保穿刺取样针在遇到橡胶塞之外异物的时候及时停止穿刺并报警,还解决了弹簧加光耦挡片这种机械保护带来的可靠性不高、加样精密度下降以及成本增加的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采血管穿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穿刺取样针的防撞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真空采血管穿刺取样的装置中,大部分还没有防撞保护功能,当遇到真空采血管走位出错以及中间有异物(甚至是人的身体部位)遮挡住正常的穿刺取样针动作路线的时候,往往因为穿刺取样针的力度和速度过大,导致穿刺取样针变形、损坏甚至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后果,程度较轻的也会对穿刺取样针的加样准确性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少量的分析仪器在穿刺取样针尾部增加了弹簧以及限位光耦挡片,当出现光耦挡片被弹起来后会触发防撞保护;这种方式对弹簧的材质以及安装位置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否则很容易在对真空采血管穿刺过程中产生误报警;另外,这种结构还不得不让穿刺取样针处于上下活络的状态,必然对穿刺取样针的走位以及采样准确性带来影响;这种方式还增加了成本;随着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不断老化磨损,这种方式的误报警几率会增加。
为对真空采血管穿刺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穿刺取样针的防撞保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穿刺取样针的防撞保护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穿刺取样针的防撞保护方法,包括步进电机、支撑框体、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穿刺针、滑套、管盖、真空采血管、液位探测电路板、控制模块、防撞报警模块、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板、电容式液位探测传感器、供电模块、套筒和螺纹杆,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于支撑框体的内侧,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步进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支撑框体顶部,所述套筒滑动套设于第一支撑座的内侧,所述滑套与第一支撑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套筒穿过支撑框体伸至其内部后螺纹套设于螺纹杆的外侧,所述套筒的内侧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座底部一侧与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贯穿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穿刺针的下端穿过滑套后伸至其下方,所述管盖盖设于真空采血管的上部,所述电容式液位探测传感器固设于穿刺针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导线与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容式液位探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液位探测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位探测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防撞报警模块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对控制模块供电,所述电容式液位探测传感器用于对真空采血管内的液位进行探测,所述控制步进电机用于驱动穿刺针纵向移动,所述液位探测电路板用于对电容式液位探测传感器进行控制和监测,所述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板用于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和监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液位探测电路板和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板分析和控制,所述防撞报警模块用于防撞报警和控制步进电机。
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穿刺取样针的防撞保护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品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品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库专用点式紫外消毒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丹系后备母猪诱情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