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SDMD蛋白RFWK基序的小分子多肽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18857.1 申请日: 2021-11-26
公开(公告)号: CN114249797A 公开(公告)日: 2022-03-29
发明(设计)人: 杨硕;王冰微;胡颖超;温爽;马春梅;李晟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7K5/11 分类号: C07K5/11;C07K1/06;A61K38/07;A61P31/04;A61P29/00
代理公司: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代理人: 李建芳
地址: 211166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gsdmd 蛋白 rfwk 分子 多肽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SDMD蛋白RFWK基序的小分子多肽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小分子多肽能抑制炎症小体的激活,抑制小鼠脓毒症发生,改善小鼠存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涉及多肽化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基于Gasdermin D(GSDMD)蛋白RFWK基序的小分子多肽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凶险,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扮演重要角色。病原微生物感染能够激活炎性Caspase-1/4/5/11,启动GSDMD依赖的经典和非经典途径细胞焦亡,进而促使炎性细胞因子IL-Iβ、IL-18的释放。与健康人群相比,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IL-Iβ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白介素细胞因子通过炎症级联反应,在发病过程中上调黏附分子、趋化因子、氧化应激以及补体系统等扩大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GSDMD激活引发细胞焦亡释放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作为细胞的警报素分子,具有强烈的致炎特性,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继续释放炎性因子,形成正反馈放大炎症效应。研究表明GSDMD基因敲除的小鼠可以明显抵抗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因子风暴,延长生存时间。另外,中性粒细胞受到病原感染后,胞内丝氨酸蛋白酶能够剪切激活GSDMD,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NETs含有的各种活性成分具有细胞毒性,在全身系统性感染时能够加重病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原体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炎性细胞因子触发Caspase-11和GSDMD依赖的细胞焦亡,能够引起多器官损伤,包括肾脏、肝脏和中枢系统损伤等。GSDMD介导脓毒症发生过程也受到其他分子的调控。有报道在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模型中,TMEM173介导的内质网钙离子释放促进了髓系细胞中Caspase-1、Caspase-11和Caspase-8对GSDMD的剪切激活,进而驱动组织因子F3释放,促进凝血,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抗氧化剂防御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4)能够负调控巨噬细胞焦亡,髓系细胞Gpx4基因缺失增加脂质过氧化依赖性Caspase激活和GSDMD剪切,引发细胞焦亡,促进小鼠脓毒症的发生。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针对GSDMD在脓毒症炎症中的靶点药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SDMD蛋白RFWK基序的Ac-RFWK-CMK多肽药物在改善脓毒症发病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多肽作为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小分子多肽药物为CMK的活性基团上连接的多肽链含有Arg-Phe-Trp-Lys肽段,其中Arg的氨基被乙酰基取代。

进一步地,所述多肽药物为Ac-Arg-Phe-Trp-Lys-CMK。

优选地,所述多肽药物结构如式(Ⅰ)所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的小分子多肽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具有保护基团的Arg-Phe-Trp肽段;

(2)将Arg-Phe-Trp肽段进行乙酰基取代,得到具有保护基团的中间体Ac-Arg-Phe-Trp-OH;

(3)合成具有保护基团的Lys-CMK;

(3)将步骤(2)得到的中间体Ac-Arg-Phe-Trp-OH与步骤(3)得到的具有保护基团的Lys-CMK偶联得到具有保护基团的Ac-Arg-Phe-Trp-Lys-CMK;

(4)将步骤(3)得到的化合物脱保护基,得到Ac-Arg-Phe-Trp-Lys-CMK。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8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