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稠触变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7860.1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洁;骆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士乳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7 | 分类号: | A23C9/137;A23C9/13;A23C9/12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孙凤侠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稠触变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稠触变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酸奶包含以下重量份或用量的各组分:牛奶和/或复原乳800~920份、浓缩乳清蛋白粉15~25份、红薯淀粉1~10份、卡拉胶2~8份、结冷胶1~6份、钙盐1~10份、嗜热链球菌106~107cfu/g、保加利亚乳杆菌106~107cfu/g、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106~107cfu/g、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106~107cfu/g、白砂糖0~60份。本发明的酸奶不受外力时非常粘稠;受到外力时粘度会降低,流动性增大,便于从包装中分离,减少挂壁残留,方便饮用;而当外力停止时,酸奶会重新恢复粘稠,具有优异的触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饮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增稠触变的酸奶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酸奶称得上是食品饮料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目前我国市场上主 要售卖的酸奶产品分为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和饮用型酸奶,酸奶中的乳酸菌 作为人体肠道常驻的益生菌,不仅能调节胃肠道菌群的构成,抑制腐败菌,使肠 道菌群趋向平衡,还能促进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且有效抑制胆固醇等 有害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然而,现有市场上的酸奶多存在挂壁残留的情况,使消费者在饮用中存在诸 多不便。黄来发等研究表明在K+或Ca2+存在下,卡拉胶等凝胶可为涂抹酱带来 触变效果,该触变效果可帮助涂抹酱从包装中脱离,减少挂壁残留(黄来发.食 品增稠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但本发明研究发现,由于酸奶 中酸类物质的存在,卡拉胶等凝胶体系的触变效果会显著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具备触变性能的酸奶及其制 备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稠触变的酸奶,所述酸奶包含以下重量份或用量的各组 分:牛奶和/或复原乳800~920份、浓缩乳清蛋白粉15~25份、红薯淀粉1~10 份、卡拉胶2~8份、结冷胶1~6份、钙盐1~10份、嗜热链球菌106~107cfu/g、 保加利亚乳杆菌106~107cfu/g、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106~107cfu/g、乳酸乳球菌 乳酸亚种106~107cfu/g、白砂糖0~60份。
在Ca2+存在时,红薯淀粉、卡拉胶、结冷胶相互复配能产生优异的触变性能, 这是因为其分子间的螯合作用,或氢键和分子间力的作用,使凝胶体系形成松弛 的三维网络结构。而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松弛的三维网络结构遭到破坏,使产 品粘度变低,从包装上脱离,且只要外力一停止,经过一段时间,就可恢复原来 的稠度。
然而,发明人在前期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酸奶中酸类物质的存在会导致凝 胶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显著减弱酸奶体系的触变性能,因此,本发明 对该触变性能的减弱效果进行了针对性研究,通过在酸奶中加入特定菌种(嗜热 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进行慢 发酵,可有效抑制酸奶中酸类物质对触变效果的减弱。
此外,本发明还通过诸多实验探索,特定控制各原料种类和用量,尤其是红 薯淀粉、卡拉胶、结冷胶、钙盐的添加量,以及四种菌的种类和用量,使酸奶的 粘稠度、稳定性及口感达到最佳,且在保质期内不会有乳清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士乳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卡士乳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7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柳编制品喷漆前调整设备
- 下一篇:水下运动声源动态声场模拟计算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