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胀收缩吸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4864.4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绍宾;陶红保;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收缩 吸盘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膨胀收缩吸盘,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柔性体,所述柔性体的内侧呈圆弧状,用于与圆柱状物料接触,所述柔性体设置有吸气孔,用于吸取与所述柔性体内侧接触的物料,所述柔性体设置有膨胀进气孔,用于吹气或吸气来改变所述柔性体内侧的半径,进而适应不同外径尺寸的物料。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膨胀收缩吸盘具有通用性强、物料抓取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膨胀收缩吸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通常使用机械夹爪或者真空吸盘来抓取物料,然而,无论是使用机械夹爪还是使用真空吸盘都只是针对单一物料进行抓取的,无法适应多样化的物料抓取。
特别是在汽车线束的生产中,往往有不同直径规格的线束产品需要抓取,目前常规的抓取方式是通过V字口形的对半夹爪,这种夹爪一般是由钢材制成,在抓取的过程中,容易使线束的外表面出现磨损划痕,而且,使用V字口对半夹爪上下夹取,在夹取的过程中很容易使线束出现扭曲歪斜的情况,进而导致后续上料出错,影响整个自动化生产进程。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抓取结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收缩吸盘,具有通用性强、物料抓取稳定的优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膨胀收缩吸盘,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柔性体,所述柔性体的内侧呈圆弧状,用于与圆柱状物料接触,所述柔性体设置有吸气孔,用于吸取与所述柔性体内侧接触的物料,所述柔性体设置有膨胀进气孔,用于吹气或吸气来改变所述柔性体内侧的半径,进而适应不同外径尺寸的物料。
利用外壳体作为固定支撑,在外壳体内设置有柔性体,柔性体的内侧面呈圆弧状可以很好地与线束或其它外表面为圆弧状的物料接触,在柔性体上开设有膨胀进气孔,膨胀进气孔用来与外部气源连接,外部气源可以吸气和吹气,当外部气源通过膨胀进气孔吹气时,柔性体膨胀,由于柔性体的外侧面与外壳体接触,因此柔性体会向内膨胀变形,导致内侧半径缩小,同理,当外部气源通过膨胀进气孔吸气时,柔性体内侧半径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向柔性体吹气和吸气来控制其内侧半径的大小,而柔性体的内侧用来与物料接触,因此可以与不同半径尺寸的物料接触,当柔性体以合适的半径与物料接触以后,吸气孔同样与外部气源连接,外部气源通过吸气孔吸气,形成负压用来吸取物料,进而达到抓取物料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柔性体由多壁碳纳米管硅橡胶基复合材料制成。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硅橡胶基复合材料可以使得柔性体具有更好的抓取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膨胀进气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膨胀进气孔均匀分布设置。
均匀分布设置的膨胀进气孔可以使柔性体在变形的时候,整体变形均匀。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吸气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气孔均匀分布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柔性体内还设置有吸气加工孔,所述吸气加工孔与多个所述吸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外壳体开设有吸气排气孔,所述吸气排气孔与所述吸气加工孔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吸气加工孔沿所述柔性体轴向设置,并且惯穿所述柔性体,在所述吸气加工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堵头用于密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吸气加工孔沿所述柔性体轴向设置,并且惯穿所述柔性体,在所述吸气加工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堵头用于密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多个所述吸气孔沿平行于所述柔性体轴线的不同直线方向设置,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多个所述吸气孔对应连通有一个所述吸气加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季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4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冷镜式露点传感器
- 下一篇:控制发动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