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11861.5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艾洪祥;孟书灵;王军;朱炎宁;卢霄;郑海康;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04;C04B20/02;C04B18/0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欣荣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各组分及其含量包括:硅酸盐水泥390~420kg/m3,粉煤灰118~135kg/m3,砂550~630kg/m3,G5‑20mm卵石1000~1150kg/m3,外加剂8.8~10.6kg/m3,水140~150kg/m3,多孔空心微珠基内养护剂2.4~3.2kg/m3。本发明采用有机酸蚀法对粉煤灰空心微珠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和改性,将其作为混凝土内养护剂,有助于提升水泥水化反应进程并发挥密实填充效应,有效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且涉及的制备成本较低,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收缩是早期高性能混凝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水化过程中毛细管内的表面张力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自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过早开裂,使混凝土更容易被潜在侵蚀性物质(硫酸盐、氯盐、碳酸盐等)侵蚀,严重缩减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高性能混凝土(HPC)的水灰比较低,在拌制过程中容易出现发粘、扒底等问题,导致混凝土泵送困难;硬化过程中HPC容易出现凝结时间异常、假凝等现象;此外,由于HPC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较高,容易发生自收缩,进而造成混凝土的早期开裂等问题,而这些裂缝问题无法通过传统的喷水养护手段得到有效缓解。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众多研究学者提出了在混凝土中掺入饱水内养护剂的内养护方法,这些内养护剂主要用作储水载体,在水泥水化过程中逐渐释放水分,保持混凝土孔隙内的高相对湿度,以减少或防止混凝土中的自收缩开裂,将裂缝最小化,进而显著提高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内养护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养护剂,并根据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环境下释放自由水对混凝土进行内部养护。
目前,常用的内部养护剂主要包括预湿高孔隙率轻集料(LWAs)和高吸水性聚合物(SAPs)。其中LWAs作为内养护剂的施工难点在于实用效果有限,容易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等问题,较多的LWAs不利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提升,材料孔径和吸水率的不规律对内养护的效果影响很大。此外,轻集料的孔径和孔的类别对混凝土的开裂收缩和抗冻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孔性质的不同会影响到混凝土的预湿程度,并且影响到体积砂率的大小。SAPs在结构上由于是直链、交链和支链的丛生,因此能够包裹住水,微观结构上由于其离子的特征及交联现象使其可以吸附水介质;且与一般吸水材料相比具有超强的保水功能。然而,SAPs由于其结构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能形成高含水凝胶并且不容易释水,而且在吸水后有弹性凝胶的性能进而形成高膨润状态;此外SAPs的尺寸和空间的分布同样存在对养护效果影响较大等问题;SAPs颗粒太大不利于内养护效果的发挥(吸水不充分等问题);如果颗粒太小,低活性的高吸水树脂颗粒表面会影响减缩效果;再者SAPs的施工应用成本较高,难以在大体量的混凝土构筑物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性粉煤灰空心微珠,并将其作为内养护剂应用于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可在有效保证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前提下消除自收缩,降低水泥基复合材的开裂等风险,并提高其耐久性,保证所得混凝土的综合使用性能,降低施工养护成本,尤其解决在危险环境下难以洒水养护区域的养护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各组分及其含量包括:硅酸盐水泥390~420kg/m3,粉煤灰118~135kg/m3,砂550~630kg/m3,G5-20mm卵石1000~1150kg/m3,外加剂8.8~10.6kg/m3,水125~135kg/m3,多孔空心微珠基内养护剂2.4~3.2kg/m3;所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C60,抗渗等级达到P12,抗硫酸盐等级达到KS150,抗冻等级达到F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