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蜂窝夹芯结构修复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10636.X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9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新;李志歆;高赛;许朋;臧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3/12 | 分类号: | B29C73/12;B29C73/32;B29C73/26;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刘艳丽 |
| 地址: | 51040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平移 门内筒 前部 蜂窝 结构 修复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蜂窝夹芯结构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损伤区域;(2)制作修理模具;(3)制作修理部件;(4)定位修理部件;(5)修理部件表面处理;(6)安装和固化修理部件。该工艺能兼顾消音效果和修复质量,还能维持成型表面的弧度、曲度和外形轮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蜂窝夹芯结构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反推装置由C涵道、挡板门和平移门构成,飞机降落时,通过平移门的后移拉动挡板门组件并漏出排气格栅,拦截向后流动的高速外涵气流,使其折返到格栅中向斜前方喷出,产生向后的强大阻力,协助飞机减速制动。由于飞机结构构型的设计缺陷,V2500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的蜂窝夹芯结构会直接遭受到高速气流的冲击剪切和气流中杂质的磨削,初期表现为局部打孔蒙皮与蜂窝结构之间的小面积脱粘,由于脱粘区域直接暴露于迎风面上并且该区域的蒙皮层会立即发生一定角度的弯曲变形,随着高速气流反复的冲击,将不断地拉扯相邻的树脂层及其邻近的结构使其剥落,最后,脱粘区域会快速扩展顺势将导致该区域结构的失效。
针对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蜂窝夹芯结构的损伤,只有V2500SRM手册REPAIR070中给出了局部修补方法,并且可允许修复的最大损伤长度不超过6英寸,并且在修理位置上也有很高的要求:距离前部尖端打孔蒙皮边缘要少于0.3英寸,损伤必须要处于前部尖端位置。而平移门内筒前部蜂窝夹芯结构时长会发生小则几十英寸多则上百英寸的损伤,在现有的维修手册中无相应的修理,需要进行大面积扩展维修。在原始制造厂拒绝提供维修工艺和维修模具的情况下,故亟需探索出一种新型可靠的修复工艺来保障我们的工艺质量和扩大维修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蜂窝夹芯结构修复工艺,该工艺能兼顾消音效果和修复质量,还能维持成型表面的弧度、曲度和外形轮廓。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蜂窝夹芯结构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去除损伤区域:切割并去除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损伤区域的整张打孔蒙皮、局部蜂窝芯和局部实心蒙皮;
(2)制作修理模具:通过3D扫描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制作用于支撑所述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的修理模具;
(3)制作修理部件:制作用于修复局部实心蒙皮的修理填片和加强片,以及用于修复局部蜂窝芯的蜂窝插块,首先将修理填片和加强片预成型至与原始实心蒙皮局部损伤区域轮廓相匹配和贴合,然后再将蜂窝插块预成型至与原始蜂窝芯局部损伤区域轮廓相同、与原始蜂窝芯的条带方向一致和邻近的蜂窝芯平齐;
(4)定位修理部件:选取新打孔蒙皮,将新打孔蒙皮预安装在位,对新打孔蒙皮进行预修整,并从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原有紧固件孔向新打孔蒙皮上转移钻制足够数量的定位紧固件孔并划窝以适于定位紧固件;
(5)修理部件表面处理:对修理填片、加强片进行磷酸阳极化表面处理,对平移门内筒前部损伤区域进行施涂AC-130溶液表面处理;
(6)安装和固化修理部件:将步骤(3)中的蜂窝插块铺设于蜂窝芯局部去除损伤区域,将步骤(4)中的整张新打孔蒙皮设于蜂窝芯上,将完成蜂窝芯和新打孔蒙皮修复的平移门内筒置于修理模具上,再将步骤(3)中的修理填片和加强片设于实心蒙皮局部去除损伤区域,然后将恢复原始结构的整个平移门内筒用真空袋包裹在修理模具上,封装好的平移门内筒连同修理模具一同放入热压罐中进行固化即可完成修复。
在上述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前部蜂窝夹芯结构修复工艺中: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发动机反推平移门内筒的蜂窝夹芯结构从内到外依次由打孔蒙皮、蜂窝芯和实心蒙皮组成。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修理模具包括与所述反推平移门内筒相适配的半圆筒体和设于所述半圆筒体下方的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06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