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10373.2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文;强宝平;吴敬涛;吴相甫;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M9/00;G05D27/02;B64F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试验 温湿度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控制或调节系统技术领域。控制系统包括:试验件、控制模块、循环风处理段、温度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试验件性能测定流程;S2、获取实时温湿度;S3、计算露点温度;S4、计算绝对含湿量;S5、计算试验件发动机排湿量;S6、按照试验件性能测定流程调节温湿度。解决了现有温湿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存在调节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问题,具有调节范围广、节约能源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或调节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在停放和运行中总会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如潮湿导致金属氧化或电化学腐蚀,材料性质改变致使电气绝缘和隔热特性改变、凝露导致电气短路等。因此湿热试验是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必须要进行的气候试验项目之一,通常会在大型飞机气候实验室开展湿热试验,以验证产品在湿热环境下的功能和性能情况。
飞机气候实验室温湿度工况复杂,其中,温度区间为:-20℃~80℃,湿度区间为:10%RH~95%RH,可分为:高温高湿工况、高温低湿工况、低温高湿工况、低温低湿工况四种温湿度情况,飞机气候实验室要求各工况之间能够快速进行调节。
工业领域目前最常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为新风除湿和干蒸汽加湿。在实验室湿度调节过程中,新风除湿常采用冷凝除湿或转轮除湿的方式,处理后送入室内的新风虽然湿度满足要求,但温度通常和室内不同,会引起室内温度发生波动。尤其对于体量超过100000m3的超大空间飞机气候实验室,在满足湿度的情况下,将温度重新调节至目标温度,是一个大滞后过程,同时大大增加实验室能耗;加湿过程采用干蒸汽加湿器进行加湿,当实时湿度和目标湿度相差较大时,会喷入大量干蒸汽,若室内露点温度低于目标露点温度,室内会产生大量冷凝水,湿度却达不到目标值,降低了加湿效率,增加了蒸汽需求量,同样增加了实验室能耗。
另外,湿度控制过程与温度控制存在耦合现象,是一种大时滞、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当温度变化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和压力发生变化,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随之变化,具体表现为温度上升则相对湿度下降,温度下降则相对湿度上升;当调节湿度时,补充的干燥空气与原室内空气温度不同,混合后室内温度也会随之变化。
传统的冷库、机房、生物医药实验室一般湿度控制目标值单一,不存在多种极端湿度工况调节;而环境箱和小型环境实验室在湿度控制时常采用开关控制、PID控制或模糊控制,控制精度不高,未实现温湿度控制解耦,会出现频繁调节的现象。
对于超大空间飞机气候实验室而言,其要求的温度湿度区间大,存在高温高湿、高温低湿、低温高湿、低温低湿等极端湿度工况,且飞机等试验件在试验中排出的尾气会影响实验室的湿度,造成实验室湿度大幅波动,由于飞机气候实验室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在±5%RH以内,传统的湿度控制方法无法在超大空间飞机气候实验室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装载有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超大空间飞机气候实验室,现有的温湿度调节方法及装置存在调节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
位于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试验件,试验件用于通过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极端变化的环境对其自身性能进行检验,
与移动设备连接后控制系统工作且位于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壁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系统操作的主控制芯片,和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用于控制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调节的PID控制器、用于连接网络的无线联网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0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