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0294.1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发燕 |
主分类号: | B60L9/00 | 分类号: | B60L9/00;B60R21/00;B62D31/02;B62D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7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无人驾驶 自主 行驶 智能 公共交通 系统 | ||
1.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车身(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0)内设有上车厢(16)和下车厢(15),所述下车厢(15)前后端壁内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自动开关门(57),所述上车厢(16)前后端壁内设有一对前后对称的自动开关门(57),所述下车厢(15)下端壁内设有称重弹簧腔(43),所述下车厢(15)上端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座位(23),所述称重弹簧腔(43)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壁内设有密封气体腔(41),所述称重弹簧腔(43)下端壁内设有车轮安装腔(64),所述密封气体腔(41)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壁内设有支撑弹簧腔(38),所述上车厢(16)上端壁内设有导电板滑动槽(50),所述车身(10)内设有电流控制室(53),所述车身(10)内设有驱动机构(71)、检测机构(72)、平移机构(73),所述驱动机构(71)能够带动车运动,所述检测机构(72)能够检测门附近是否有障碍物,所述平移机构(73)能够带动车厢平移;
所述平移机构(73)包括所述车身(10)内设有的通道检测机构(74),所述车身(10)下端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滑板(26),所述车身(10)内设有称重外壳(42),所述称重弹簧腔(43)内滑动连接有称重滑块(58),所述称重滑块(58)下端面与所述称重弹簧腔(43)下端壁之间设有称重弹簧(34),所述称重外壳(4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车轮安装壳(33),所述车轮安装壳(33)内设有车轮安装腔(64),所述车轮安装腔(64)距对称中心较近一端壁内设有车轮电机腔(28),所述车轮电机腔(28)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壁固定连接有车轮电机(27),所述车轮电机(27)动力连接有车轮电机轴(31),所述车轮电机轴(31)固定连接有车轮转轴(32),所述车轮转轴(32)固定连接有车轮(29),所述称重滑块(58)内设有齿轮电机腔(62),所述齿轮电机腔(62)前端壁内设有齿轮电机(63),所述齿轮电机(63)动力连接有齿轮电机轴(61),所述齿轮电机轴(61)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0)。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检测机构(74)包括所述密封气体腔(41)内滑动连接的密封气体滑块(40),所述密封气体滑块(40)固定连接有滑块顶杆(39)。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顶杆(39)固定连接有弹簧触头外壳(35),所述弹簧触头外壳(35)内设有支撑弹簧腔(38),所述支撑弹簧腔(38)内设有滚珠(37),所述滚珠(37)距对称中心较近一端面与所述支撑弹簧腔(38)距对称中心一端壁较近一端壁内设有支撑弹簧(36),所述车身(10)内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摄像头(11),所述车身(10)内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音响(12),所述音响(12)位于所述摄像头(11)下侧,所述车身(10)内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车灯(13),所述车灯(13)位于所述音响(12)下侧,所述车身(1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对左右对称的挡泥板(14)。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71)包括所述车身(10)内设有的始发站墙面(22),所述始发站墙面(22)固定连接有导线螺杆(51),所述始发站墙面(2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玻璃(21),所述始发站墙面(2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20)。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20)位于所述防护玻璃(21)下侧,所述始发站墙面(22)右端壁固定连接有正电极线(19),所述正电极线(19)位于所述太阳能板(20)下侧,所述始发站墙面(2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负电极线(18),述负电极线(18)位于所述正电极线(19)下侧,所述正电极线(19)上设有接电滑块(44),所述接电滑块(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发燕,未经李发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02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