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及防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06185.2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8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贾强;张鑫;程云生;周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地下 地下室 防水 方法 结构 | ||
1.一种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既有建筑下方地基施作桩孔,将一端封堵的筒状的防水结构同轴放入桩孔底部;在桩孔内浇筑桩体混凝土,防水结构包覆于桩体底面和局部侧壁,并在桩体顶部施作连接既有建筑框架的托换梁;
开挖地基至地下室基坑设计标高,剥离桩体外露区域的防水结构,剥离的防水结构保持与埋设部分的连接并展开铺设于地下室基坑底面;
剥离后的防水结构与地下室基坑预设的防水层搭接形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深度大于地下室基坑深度,防水结构封堵端端面贴合桩孔底面,浇筑桩体混凝土时,防水结构外圆周面贴合桩孔内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端部对接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为等截面筒状结构,其一端封堵,另一端对接第二筒段,第二筒段为渐变截面的筒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的对接位置与地下室基坑底面平齐,第二筒段从桩体上剥离展开后铺设于地下室基坑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桩孔内放入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桩体,桩体通过托换梁连接既有建筑框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桩体和托换梁养护完成后,将既有建筑物原基础截断并开挖地基,使既有建筑物负载通过托换梁转移至桩体,开挖地基形成基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剥离防水结构后,铺贴地下室基坑防水层并搭接剥离后的防水结构,施工地下室底板和外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底板防水层和外墙防水层,底板防水层贴敷于基坑底板,外墙防水层贴附于基坑侧壁,底板防水层边沿向上弯折并与外墙防水层搭接粘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基托换地下增层地下室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靠近基坑侧壁的桩体上剥离的防水结构,向上弯折贴敷与基坑侧壁,并与外墙防水层搭接粘合。
10.一种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防水单体,防水单体依次叠加并连接形成一端封堵的筒状的防水结构,防水结构包括端部对接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为等截面筒状结构,其一端封堵,另一端对接第二筒段,第二筒段为渐变截面的筒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61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