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炼机用剪-啮复合转子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2852.X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3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琳;郝国强;梁慧斌;汪传生;边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B7/20 | 分类号: | B29B7/20;B29B7/2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白莹;于正河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炼机用剪 复合 转子 | ||
本发明属于橡胶混炼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密炼机用剪‑啮复合转子,前转子与后转子结构相同、整体对称,前转子与后转子之间不存在速比,相位不会发生变化,胶料受到的机械作用力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不同批次的胶料在相同时间内受到的机械作用情况相同,前转子与后转子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向密炼室内加入填料和块状橡胶时,一个长棱将一块橡胶拨入前转子与后转子之间后,另一长棱紧跟过来再次拉入一块胶料,通过设置流胶槽以及啮合式的安装方式,能够在剪切力不变的情况下,使胶料在前转子与后转子之间产生交互,保证初混胶料的均一性,提高分布混炼能力,不同旋向的长棱和短棱之间设置的流胶槽,能够实现块状橡胶的破碎和填料的宏观分布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混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炼机用剪-啮复合转子,适用于块状橡胶母炼和终炼连续化混炼的初混阶段,能够快速实现块状橡胶的破碎和填料的宏观分布混合。
背景技术:
转子是密炼机最主要的零部件,转子的结构直接影响密炼机的工作性能、生产效率和炼胶质量。目前密炼机转子的种类较多,例如:中国专利201921537944.7公开的一种新型密炼机用转子,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侧分别通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部套设有转子本体,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旋钮,且调节轴的外部套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侧活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滑动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中国专利201911076971.3公开的密炼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体的轴向中部区域为大径段,所述转轴本体的轴向两端分别为动力输入端、冷却水循环端,所述大径段的轴向中心线的两侧布置有一对相向散布的叶片,具体为第一叶片、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的底座分别焊接连接所述大径段的对应外周面,所述冷却水循环端的端面径向中心设置有内凹中心孔,所述内凹中心孔自外而内延伸至远端的第二叶片的焊接位置的轴向位置,所述内凹中心孔的长度范围覆盖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的底座焊接位置,所述内凹中心孔内注入高压冷却水同时流出冷却水,所述内凹中心孔的孔口位置为密封端口,所述密封端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凹中心孔的其余部分内径;中国专利201810733636.5公开的一种新型密炼机转子,包括转子轴和在其上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混炼区、输送区、第二混炼区、出料区,所述第一混炼区包括基本面相互垂直且沿所述转子轴中心轴线依次设置的长棱和短棱,所述长棱和所述短棱从所述转子轴的端头向所述转子轴中心部位以顺时针螺旋状延伸,所述长棱的起始边与所述转子轴的端头相连;所述转子轴设有所述长棱的一端为首端,其相反的一端为尾端;所述输送区与所述短棱靠近所述转子轴中心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区内设有螺旋线数为至少三条的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沿所述转子轴中心轴线向所述转子轴尾端延伸;所述第二混炼区与所述输送区连接,所述第二混炼区内设有螺旋线数为至少三条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同所述第一螺纹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螺纹相邻的两条螺纹中间设有第三螺纹;所述出料区与所述第二混炼区连接,所述出料区内设有螺旋线数为至少一条的第四螺纹,所述第四螺纹同所述第一螺纹方向一致;中国专利201920695379.0公开的一种橡塑密炼机转子,包括密炼机转子,所述密炼机转子包括内转轴和外转筒,所述内转轴的表面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块,所述外转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叶棱,所述外转筒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内转轴通过凸块伸入对应的凹槽与外转筒连接,所述内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长度大于外转筒内径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凸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凸块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导热介质;中国专利201920111247.9公开的一种密炼机转子,包括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为第一连接区、入料区、第一混炼区、第二混炼区、第三混炼区和第二连接区,两个所述入料区上均设有第一螺旋片,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片旋向相反且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混炼区上设有呈螺旋状且旋向相反的第一搅拌片和第二搅拌片,所述第一搅拌片和第二搅拌片相交且相交处形成有第一棱边和第二棱边,所述第一棱边和第二棱边相互错开;另一个所述第一混炼区上设有呈螺旋状且旋向相反的第三搅拌片和第四搅拌片,所述第三搅拌片和第四搅拌片相交且相交处形成有第三棱边和第四棱边,所述第三棱边和第四棱边相互错开,所述第一搅拌片和第三搅拌片相对且旋向相反,当两个所述转轴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棱边的顶点与第三棱边呈90°分布;所述第三混炼区与第一混炼区结构相同;两个所述第二混炼区上均设有第二螺旋片,两个所述第二螺旋片间隔分布且旋向相反;中国专利201820842637.9公开的一种啮合型密炼机用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固定端和第二冷却槽,所述转子本体的外侧铺设有压合块,且压合块和转子本体的连接处边侧预留有凹槽,所述固定端连接于转子本体的一端,且转子本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并且连接端上开设有出液孔,所述转子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槽,且转子本体的两端预留有流通渠,并且流通渠和第一冷却槽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槽设置于压合块内,且第二冷却槽的两端均贯通连接有循环渠,所述循环渠设置于转子本体和压合块的连接处,且循环渠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冷却槽和第一冷却槽相互连接。根据转子啮合与否,分为剪切型转子和啮合型转子:剪切型转子主要依靠转子和混炼室壁之间的强剪切作用实现填料的分散混合;啮合型转子除了转子与密炼室间的剪切作用外,在转子与转子之间还存在着较强的捏炼作用,能够获得更好的混炼效果。两种转子各有优缺点:剪切型转子被称为“效率型转子”,填充系数更高,吃料能力更强;啮合型转子被称为“质量型转子”,混合效果更好,胶料生热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2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填料分散度在线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无机纳米涂料在辊涂生产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