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的加油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97437.X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张瑞琪;徐铭浩;张冬;朱德轩;龚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4D37/00 | 分类号: | B64D37/00;B64D37/04;B64D37/16;B64D37/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王升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加油 系统 | ||
一种飞机的加油系统,能够尽可能降低燃油供给过程中的静电积聚,能够避免燃油箱起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加油系统,包括:燃油箱,所述燃油箱用于贮存燃油;以及加油管路,所述加油管路与燃油箱的内部连通,将燃油供给至所述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管路的内部配置有开度可变的燃油供给控制阀,所述燃油供给控制阀构造成:当加油管路的加油口未被所述燃油箱内的燃油完全浸没的情况下,开度被设置成小于最大开度;当加油管路的加油口被所述燃油箱内发热燃油完全浸没的情况下,开度被设置成所述最大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的加油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在民用飞机的加油过程中,当燃油与软管、过滤器、加油喷嘴、加油管路、燃油箱结构等有相对运动时,就会有静电荷产生。当燃油的电传导率太低时,燃油表面将聚集大量静电荷,这样燃油表面将会产生很高的电压。一旦电压超过燃油上部空间油气混合物击穿电压时,电荷将通过这种介质释放到结构上,可能点燃油气混合物,最终导致燃油箱起火。另外,宽体客机的燃油箱将大量采用复材进行设计,而复材油箱的静电耗散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在加油过程通过相应设计提前减少静电积聚。
目前,在加油系统设计中,一般通过布置在加油管路上的液压-机械式切断阀控制加油。此外,加油管路尺寸可保证在指定的加油压力下,在目标加油时间内加满每个油箱或是任意油箱的组合,同时可满足加油管路内燃油流速不超过7m/s及加油管路出口处燃油流速不超过1m/s,以避免过度的静电积累。并且,燃油箱设计大多采用金属材料,管路与管路之间、管路与结构之间进行可靠搭接后,燃油系统在燃油箱内的设备和管路均通过绵绵搭接的形式与飞机主结构相连,可以使电荷尽快的流入地,减少电荷的积聚。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加油系统中存在下述缺点:目前的燃油箱多采用金属材料,而宽体飞机的燃油箱将采用复材,复材油箱的静电耗散能力较差,需提前采取措施减少静电积聚;加油切断阀只有全开全关两种状态,无法通过切断阀的开度来分阶段的控制流速;在加油过程中未提供渠道来监控扩散器被燃油浸没的状态,在扩散器被燃油浸没程度未知的情况下无法调节加油流速。
也就是说,对于加油系统而言,尽量减少燃油供给过程中的静电积聚是非常必要的。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的加油系统,能够尽可能降低燃油供给过程中的静电积聚,能够避免燃油箱起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发明第一观点的飞机的加油系统包括:
燃油箱,所述燃油箱用于贮存燃油;以及
加油管路,所述加油管路与燃油箱的内部连通,将燃油供给至所述燃油箱,
其中,
所述加油管路的内部配置有开度可变的燃油供给控制阀,所述燃油供给控制阀构造成:
当加油管路的加油口未被所述燃油箱内的燃油完全浸没的情况下,开度被设置成小于最大开度;
当加油管路的加油口被所述燃油箱内发热燃油完全浸没的情况下,开度被设置成所述最大开度。
根据上述结构,与包括仅具有全开和全闭两种状态的现有燃油供给切断阀的加油系统相比,所述第一观点的加油系统包括开度能够根据加油管路的加油口被燃油浸没的程度进行调节的燃油供给控制阀。因此,根据加油管路的加油口被燃油浸没的程度,燃油供给控制阀的开度被适当地调节以尽可能避免燃油快速流动与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静电,从而能够尽可能地降低静电积聚。此外,当加油管路的加油口被燃油完全浸没时,燃油供给控制阀的开度被设置成最大开度,以保证所需量的燃油能够在规定的供油压力和规定的供油时间内被供给至燃油箱内,从而按照要求完成加油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4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