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底推式电磁炮及其俯仰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2124.5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增强;张铭豪;陈欢;郑国;杜蒙;李想;王晓荷;袁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大工旭航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6/00 | 分类号: | F41B6/00;F41G5/00;F41G1/46;F41G1/473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刘传玉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底推式 电磁 及其 俯仰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底推式电磁炮及其俯仰调节装置,属于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其中,俯仰调节装置中的主动驱动机构一方面可控制炮筒俯仰角角度的变化,另一方面可配合随动支撑机构起到对炮筒共同的支撑作用,进而与固定基座形成对炮筒的三点支撑,避免了炮筒晃动对发射精度的影响;通过旋转电机和伺服电机的配合使用,可快速将炮筒对准打击方位进入战斗状态;底推式电磁炮集成了瞄准系统,通过粗瞄模块、精瞄模块配合使用,可快速定位打击目标,同时精瞄模块具有测距功能,成像地同时还可测量当前电磁炮距离打击点的距离,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可依靠红外瞄准系统对打击点进行定位,实现全天候、复杂环境下的作战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底推式电磁炮及其俯仰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发射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发射方式,电磁发射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在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主要有轨道炮、线圈炮和重接炮三种类型的电磁炮。其中,线圈炮是利用加载线圈和感应线圈之间的电磁斥力实现炮弹的发射,脉冲电流流经加载线圈产生瞬时磁场,而感应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和磁场,两线圈间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发射;按照发射形式主要有螺线式(螺线线圈)和底推式(圆柱线圈)。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027995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楼宇灭火弹车载电磁弹射系统的发射机构”,该发明技术方案是由旋转盘、底座、调整架和弹射筒四部分组成;旋转盘内圈与底板连接,在电机带动下,底座、调整架和弹射筒绕旋转盘旋转,调整弹射方向;底座上固定有调整架和弹射筒,为调整架和弹射筒提供支撑;调整架上下两端分别与弹射筒和底座连接,可将梯形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弹射筒绕第一圆柱销的旋转运动,用于调整弹射角度;弹射筒内装有放电线圈和灭火弹,放电线圈产生瞬时电磁力,精准发射灭火弹。经申请人研究后,上述发射机构实际使用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发射精度问题,如:依靠转动摇把手动调节弹射筒俯仰角度无法精确控制且效率低下,发射瞬间弹射筒支撑不稳导致发射存在晃动,无法搭载瞄准系统判断打击目标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底推式电磁炮及其俯仰调节装置,其中,俯仰调节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和电动推杆精确、高效控制炮筒的俯仰角度,同时对炮筒形成三点支撑,发射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瞄准部分同轴安装在炮筒上,集成了粗瞄模块、精瞄模块、红外瞄准模块,粗瞄模块用于完成目标粗定位,有效增大系统瞄准视场,精瞄模块完成目标精确定位和激光测距,红外瞄准模块确保电磁炮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环境仍可正常使用。本发明对比传统火炮发射成本低,可全天候提供清晰、精确的目标打击位置,发射效率高,发射过程稳定可靠,实用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俯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待调节物的支撑卡箍以及分别与所述支撑卡箍相铰接的主动驱动机构和随动支撑机构,所述主动驱动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伺服电机和电动推杆,所述伺服电机和电动推杆设置在驱动安装座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支撑卡箍相铰接;所述随动支撑机构包括导轨和转换头以及呈角度架设在所述导轨和所述转换头之间的左调节杆组和右调节杆组,所述导轨为两端细中间粗的阶梯轴,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导轨支座相连接;所述左调节杆组和所述右调节杆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块、滑块头、调节螺套和调节接头,所述调节螺套为中空结构,其中顶端为右旋螺纹孔,中间为光孔,底端为左旋螺纹孔;所述调节螺套底端与所述滑块头的左旋螺纹杆配合连接,所述滑块头与所述滑块相铰接,所述滑块的内径与所述导轨的最大外径采用过渡配合,可自由的在导轨上沿轴向滑动;所述调节螺套的顶端与所述滑块头的右旋螺纹杆配合连接,所述的转换头与两个调节接头相铰接。
优选地,所述滑块头通过耳片-销钉结构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转换头通过耳片-销钉结构与所述调节接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轨的两端采用轴肩定位限制轴向窜动,并在所述导轨支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导轨径向位移的顶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大工旭航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大工旭航电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2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板膜泡点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