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提高了防水性的聚烯烃消防水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1390.6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安伟;陈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伟业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F16L57/04;F16L57/06;G01L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提高 水性 烯烃 消防 水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提高了防水性的聚烯烃消防水管,包括聚烯烃主管体,所述聚烯烃主管体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水管,在相邻两个第一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套接有一个直径大于第一水管的耐磨套,所述第一水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水管内层、金属网隔层、阻燃层、耐磨层和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水管外层,所述耐磨层的外侧为锯齿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从内到位依次设置有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水管内层、阻燃层、锯齿状的耐磨层和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水管外层,在耐磨层与水管外层的间隙内布满有干粉层。本结构提高防水性和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水管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提高了防水性的聚烯烃消防水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消防安全,国家致力于研发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消防设备,消防水管因为要经受不同的环境考验,故受到众多的关注。消防管道是指用于消防方面,连接消防设备、器材,输送消防灭火用水,气体或者其他介质的管道材料。由于特殊需求,消防管道的厚度与材质都有特殊要求,输送消防用水。
但是,现有的消防水管的使用寿命不长、防水性不高,而且表面容易磨损,另外现有的管体为一体结构,不方便切割,故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了防水性的聚烯烃消防水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水性差、表面容易磨损、不方便切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提高了防水性的聚烯烃消防水管,包括聚烯烃主管体,所述聚烯烃主管体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水管,在相邻两个第一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套接有一个直径大于第一水管的耐磨套,所述第一水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水管内层、金属网隔层、阻燃层、耐磨层和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水管外层,所述耐磨层的外侧为锯齿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从内到位依次设置有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水管内层、阻燃层、锯齿状的耐磨层和由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水管外层,在耐磨层与水管外层的间隙内布满有干粉层。
进一步,为了方便拆卸,所述耐磨套包括相互排行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另一端通过磁铁相互吸合。
进一步,在每一个第一水管处连接有分支出水接头。
进一步,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为C型结构,在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表面相抵的密封条。
进一步,提高阻燃性,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外侧设置有防火层。
进一步,为了实现对压力进行检测,避免爆管,在耐磨层与水管外层的间隙内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上电连接有蓝牙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结构将现有的一体式的水管设置成组合的方式,将相邻两个第一水管之间设置第一连接部,由于第一连接部无设置金属网隔层,因此后期需要切割水管时,只需要切割对应的第一连接部即可,方便切割,同时第一水管设置金属网隔层提高整体强度;2、本结构设置的水管整体采用聚烯烃材料制成,使得整体防水性更好;3、另外在第一连接部表面设置耐磨套,进一步,提高耐磨效果,而且不是全部设置,进一步减低成本,且耐磨套的直径大于第一水管直径,进一步提高防磨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具有提高了防水性的聚烯烃消防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水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连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一种具有提高了防水性的聚烯烃消防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第一水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中第一水管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伟业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伟业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1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啶虫酰胺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加氢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