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甘三酯指纹图谱的亚麻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386303.8 申请日: 2021-11-22
公开(公告)号: CN114088837A 公开(公告)日: 2022-02-25
发明(设计)人: 王进英;韩玉泽;王兴瑞 申请(专利权)人: 青海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G01N30/74;G01N30/86
代理公司: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代理人: 杜朗宇
地址: 810016 青***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甘三酯 指纹 图谱 亚麻 掺假 检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一种基于甘三酯指纹图谱的亚麻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掺假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或/和定量检测,构建不同品种亚麻籽油的甘三酯对照指纹图谱。本发明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构建亚麻籽油甘三酯标准指纹图谱以鉴定亚麻籽油中掺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10%、20%、30%、40%、50%)的掺伪样品,当掺入植物油含量达10%以上时,可以准确判别纯亚麻籽油和掺伪亚麻籽油,为亚麻籽油的掺伪识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甘三酯指纹图谱的亚麻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亚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主要用于亚麻籽油的提取。青海省亚麻种植历史悠久,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特征,青海亚麻已成为一种宝贵的油料作物。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亚麻酸、蛋白质、木酚素、亚麻籽胶、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化学成分,在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起着显著作用。作为高档食用保健油,较高的市场价格使得亚麻籽油掺假现象多见,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亚麻籽油产业的长远发展。为维护食用油消费者和合法生产经营者的权益,建立有效的亚麻籽油掺伪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油脂检测技术主要有色谱、光谱、电子鼻等技术。色谱技术是食用油掺伪检测的常用手段,检测油脂中的特征物质组成可以对不同植物油样品进行区分。三酰基甘油作为食用植物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整体成分的95-98%,同时其组成受油脂种类影响较大,因此,可以依据甘三酯甘油骨架上结合脂肪酸的种类以及脂肪酸的分布、构型来识别植物油种类。

涂安琪(甘油酯成分测定在食用油真伪鉴别及乳品分析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6.)以甘三酯作为标记物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了橄榄油中掺假葵花籽油的定量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橄榄油葵花调和油中的各组分含量;任小娜等人(芝麻油掺菜籽油鉴别方法的研究[J].中国油脂,2012,37(2):75-80.)采用甘三酯组成分析法以“β-LOL”和“β-PLL”含量之和为判断标准对芝麻油中掺入菜籽油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但上述检测方法主要局限于单一指标的检测,而指纹图谱作为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品质鉴定手段,将其与色谱相结合应用于油脂检测可以克服此缺陷。

Tsimidou等(Authentication of virgin olive oils using 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 of triglyceride and fatty acid profiles:part 1—classification of greek olive oils[J].Food Chemistry,1987,25(3):227-239.)采用HPLC测定橄榄油中甘三酯并建立指纹图谱,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检测到橄榄油中掺入10%-20%的四种低价植物油,该方法鉴别的掺假植物油种类少。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科学有效、鉴别种类多的亚麻籽油掺假检测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甘三酯作为食用植物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整体成分的95-98%,同时其组成受油脂种类影响较大,因此,可以依据甘三酯甘油骨架上结合脂肪酸的种类以及脂肪酸的分布、构型来识别植物油种类。指纹图谱技术可有效表征天然物质复杂成分与其质量的关系,可以对食品等复杂物质体系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研究,实现产品质量及真实性的全面评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甘三酯指纹图谱的亚麻籽油掺假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可用于不同品种亚麻籽油的区别与鉴定,该检测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以鉴定亚麻籽油中掺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10%、20%、30%、40%、50%)的掺伪样品,当掺入植物油含量达10%以上时,可以准确判别纯亚麻籽油和掺伪亚麻籽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6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