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机组分类的风电短期功率预测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0514.2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8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伏;王建国;孟鹏飞;赵登峰;张运泽;杨政厚;韩健;徐美娇;刘扬;梁哲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8;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机组 分类 短期 功率 预测 校正 方法 | ||
1.一种考虑机组分类的风电短期功率预测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多NWP的特征选择;将风电场平均风速作为优化目标,经XGBoost模型得优化预报风速,代入理想功率曲线,得预测功率P1;
步骤二:基于层次聚类,将风电场内风力发电机组分类成若干代表组,生成若干组预测风速;将S台风机分为G组,分别以G组平均风速作为优化目标,得G组优化预报风速W,代入理想功率曲线得各组预测功率,累加得风电场预测功率P2;
步骤三:通过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校正初始预测功率,首先初始化BP网络的结构和权值,然后根据输入样本前向计算BP网络每层神经元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根据期望输出计算反向误差,对权值进行修正,如果误差小于给定值或迭代次数超过设定值结束学习,最终校正初始预测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为覆盖风电场更大范围、涵盖各种地形,应选取风电场周边典型4-9个位置的NWP的气象数据,每个位置包含4个高度层的经向风、纬向风、温度、湿度、气压等5个参数信息,即每个时刻最多含180维数据。NWP为未来72h预报数据,每天进行一次更新,时间分辨率插值至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训练XGBoost模型过程如下所示:
(1)对所有样本,初始化一颗CART树,同时得预测输出
式中:c为预测输出集合。
(2)对所有样本计算负梯度rti为
(3)利用负梯度,拟合一颗CART回归树,得到第t颗回归树,其对应的叶子节点区域为Rtj,j=1,2,…,J。其中J为回归树t的叶子节点的个数。
(4)对叶子区域j=1,2,…,J,计算最佳拟合值ctj为
(5)经T轮更新得强学习器,最终预测输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
对机组分类时,采用层次聚类法中的凝聚法,采用自底向上策略,输入数据机组内所有风机的相似性度量向量矩阵,逐步合并相似距离相近的风机为一类,直至将所有风机聚为一个大类。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
层次聚类具体流程为:
1)设N为样本数,M为风机数,选取同一时间段参与并网的M1台风机,构建N×M1阶矩阵;
2)基于欧式距离、皮尔逊相关系数、熵相关系数,计算M1个风机两两间的相似性度量矩阵。
3)利用离差平方和法计算不通类之间的距离d,每缩小一类,离差平方和SX就要增大,选择使SX增加最小的两类合并,如式(1)所示。
式中:K为数据集的总聚类数;d为类别的均值。
4)若类的个数不等于1,则重复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5)。
5)保证类内的风机数不超过总风机数一半,取子类个数的最大值。
6)计算聚类评判标准指数,确定计算相似性度量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
输入数据包括t时刻风速(Wt)、风向(Dt)、风功率(Pt),以及t+1时刻风速(Wt+1)、风向(Dt+1),输出为t+1时刻风功率(Pt+1);
BP神经网络隐含层输出公式如式(6)所示:
式中:f为传递函数;wij为输入层第i个神经元与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的权值;xi为输入数据;aj为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的阈值;
其输出层预测公式如式(7)所示:
式中:hj为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输出;wjp为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与输出层第p个神经元的权值;bp为输出层第p个神经元的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05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