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牙合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7425.2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5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岚;袁丽仙;刘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岚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A6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希豪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牙合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牙合垫的方法,包括该制作方法中所需要的印模托盘、硅橡胶印模、牙合垫以及隐形矫治器,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打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后牙区咬合面,取需要制作牙合垫、打开咬合的多副隐形矫治器的下颌部分,用低速打磨机将下颌隐形矫治器后牙区咬合面打磨粗糙;步骤二:调拌自凝型义齿基托材料;本发明采用直接在隐形矫治器上用自凝型义齿基托材料制作牙合垫的方法,同时采用硅橡胶印模技术,可于患者一次复诊时,简便、快捷的在多副矫治器上制作牙合垫,不需反复试戴和调磨每一副牙合垫,节省了椅旁操作时间,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复诊间隔,为患者提供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正畸牙齿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作牙合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进食时需取下,对于反牙合或其它存在牙合干扰的病例,由于咬合运动的存在,上下颌牙齿之间的干扰很难解除,为解决此问题,会在患者佩戴矫治器前在牙齿上制作牙合垫,但制作较为复杂,还要在矫治过程中修整牙合垫的形态,这无疑会对隐形矫治器与牙面的贴合度造成不良影响;另一种牙合垫是由义齿基托材料与不锈钢丝弯制的卡环组成,体积大、舒适感较差,且仅能在进食时使用,其它时间患者也仅佩戴隐形矫治器,上下颌之间的锁结关系无法解除,牙齿无法移动到正常位置,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正畸医生可选择在隐形矫治器上直接制作牙合垫,采用自凝型义齿基托材料衬于隐形矫治器咬合面,待材料完全固化后调磨至适当高度,牙合垫便制作完成,然而,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牙齿移动较慢,仅一副带牙合垫的隐形矫治器通常不能完全解除牙合干扰,患者常需多副带牙合垫的隐形矫治器,并遵医嘱佩戴和更换,以达到解除牙合干扰的目的。
然而,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患者常需每2周序列更换一副新的矫治器,对于需要制作牙合垫的患者而言,就需要每2周至医院复诊一次,进行牙合垫制作,而常规的复诊间隔是8-12周,如此,牙合垫的制作佩戴将极大地缩短复诊间隔,给患者造成不便,也让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显著优势“减少复诊次数”无从体现。此外,临床上制作此牙合垫的常规流程是分别在每一副需要制作牙合垫的隐形矫治器咬合面添加调拌好的自凝型义齿基托材料,修整成型,等待其凝固,再分别将每一副带有牙合垫的隐形矫治器戴入患者口内进行调磨。如此,每副隐形矫治器制作牙合垫时都要反复试戴、反复调磨,将使牙合垫制作流程复杂化,并且极大地延长了椅旁操作时间,给患者增加了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牙合垫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作牙合垫的方法,包括该制作方法中所需要的印模托盘、硅橡胶印模、牙合垫以及隐形矫治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打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后牙区咬合面,取需要制作牙合垫、打开咬合的多副隐形矫治器的下颌部分,用低速打磨机将下颌隐形矫治器后牙区咬合面打磨粗糙;
步骤二:调拌自凝型义齿基托材料;
步骤三:制作牙合垫,制作方式如下
S1:取第一副需制作牙合垫打开咬合的隐形矫治器,将调拌好的自凝型义齿基托材料衬于隐形矫治器打磨粗糙的咬合面上,修整成型;
S2:当自凝型义齿基托材料完全凝固后,将隐形矫治器戴回患者口内,上颌隐形矫治器也一并戴入,观察咬合打开的程度,若上下牙齿未分开,则说明衬于隐形矫治器咬合面的自凝材料厚度不足,即牙合垫高度不足,需再次按前述步骤调拌自凝材料,并添加到隐形矫治器咬合面上;
S3:当隐形矫治器戴入后上下颌牙齿分开时,制作成功;
步骤四:取硅橡胶印模,将以上附有牙合垫的下颌隐形矫治器以及未经处理的上颌隐形矫治器戴入患者口内,观察隐形矫治器与牙面贴合,并且上下颌牙齿分开适当的距离,取大小合适的印模托盘,应用硅橡胶印模技术制取下颌硅橡胶印模,如此,第一副带牙合垫的隐形矫治器的牙合垫高度及形态由硅橡胶印模记录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岚,未经刘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7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