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在制备用于疫苗过滤的超滤膜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64833.2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丹;赵家慧;曹琳;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93/00 | 分类号: | C08F293/00;C08F226/06;C08F226/10;B01D61/1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杨国锋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用于 疫苗 过滤 超滤膜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S11.取含胺基聚醚砜与含巯基盐溶于有机溶剂(无水DMF)中,然后添加T3P溶液,进行搅拌反应;
S12.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进行淬火,得沉淀,将沉淀洗涤后得产物A;
S13.将产物A与乙烯基单体以及引发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所述的嵌段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含胺基聚醚砜、含巯基盐、有机溶剂以及T3P溶液的用量比为20~30g:2.5~3.0g:150~200mL:10~20g;
最优选地,步骤S11中含胺基聚醚砜、含巯基盐、有机溶剂以及T3P溶液的用量比为24.0g:2.74g:160mL:15.3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3P溶液是指质量分数为30%~60%的T3P溶液;
最优选地,所述的T3P溶液是指质量分数为50%的T3P溶液;
所述的T3P溶液是指T3P的DMF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的含胺基聚醚砜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01.向由浓硝酸和浓硫酸组成的混合酸溶液中加入聚醚砜,搅拌1~3h得硝化聚醚砜;
S02.将硝化聚醚砜溶于有机溶剂(DMSO)中,然后加入还原剂(Na2S2O4),在70~85℃下搅拌反应4~6h,得沉淀,将沉淀洗涤后即得所述的含胺基聚醚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混合酸溶液与聚醚砜的用量比为150~250mL:10g;浓硝酸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3~5:1;
最优选地,步骤S01中混合酸溶液与聚醚砜的用量比为200mL:10g;浓硝酸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硝化聚醚砜、有机溶剂以及还原剂的用量比为5~8g:50~80mL:50~60g;
最优选地,步骤S02中硝化聚醚砜、有机溶剂以及还原剂的用量比为6g:60mL:52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产物A与乙烯基单体、引发剂以及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0.3~0.6g:1~3g:2~4mg:2~3mL;
最优选地,步骤S13中产物A与乙烯基单体、引发剂以及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0.5g:2g:3mg:2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的乙烯基单体选自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二者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单体选自选自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组合;其中,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重量比为3~5:1;最优选地,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重量比为4:1。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在制备用于疫苗过滤的超滤膜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48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