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油箱止回背压阀的液压举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3699.4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中;邵金龙;吴卓泉;刘先镇;杨轩;王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13/02;F15B2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罗永政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箱 止回背压阀 液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液压举升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油箱止回背压阀的液压举升装置,包括油箱和手动泵,手动泵上设有油箱,油箱内充满油液,手动泵和油液之间设有油箱止回背压阀,油箱止回背压阀包括弹性簧片、托盘和密封圈,弹性簧片和托盘连接,托盘上设有密封圈;手动泵包括泵体,泵体和密封圈接触,泵体和弹性簧片连接。弹性簧片、托盘、密封圈及泵体紧密贴合,形成一个密封环,密封环的内部为回油管路,密封环的外部为油液。本发明具有油液单向流通,避免受污染的油箱油液进入系统回油管路中,降低系统的故障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举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带油箱止回背压阀的液压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商用车驾驶室液压举升系统中,一般使用手动泵为系统提供液压动力源,在手动泵上设有油箱,作为油液存储空间。商用车驾驶室液压举升系统的回油管路直通油箱内部,方便油液回流。申请号CN202022680955.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卡汽车驾驶室翻转系统举升液压手摇泵。
但是由于油箱内的油液经过长时间使用,往往会携带有各种细小杂质和颗粒,如果此油液通过回油管路直接进入液压系统,就会造成系统内油液污染,容易引起系统失效。
并且当系统经过初次使用后,液压系统内的执行元件与管路都会充满油液,如果长时间不用,系统内的油液会在重力或汽车颠簸等原因下回流到油箱内,使液压系统管路吸入空气,造成如:下次使用无法快速建压、举升缸自动下滑、内部零件因缺少润滑而损坏等各种失效。现行结构均为直接回油,无特殊措施,商用车驾驶室液压举升系统因此原因引发的相关故障的概率一直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油箱止回背压阀的液压举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带油箱止回背压阀的液压举升装置,包括油箱和手动泵,手动泵上设有油箱,油箱内充满油液,手动泵和油液之间设有油箱止回背压阀,油箱止回背压阀包括弹性簧片、托盘和密封圈,弹性簧片和托盘连接,托盘上设有密封圈;手动泵包括泵体,泵体和密封圈接触,泵体和弹性簧片连接。
作为优选,弹性簧片、托盘、密封圈及泵体紧密贴合,形成一个密封环,密封环的内部为回油管路,密封环的外部为油液。
作为优选,弹性簧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托盘上设有凸起,凸起安装到第一安装孔内;托盘上还设有凹槽和过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过油槽和回油管路相对。通过凸起和第一安装孔将托盘和弹性簧片连接起来,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油箱止回背压阀还包括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弹性簧片上位于第一安装孔的两侧还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第一铆钉穿过第二安装孔后和泵体铆接,第二铆钉穿过第三安装孔后和泵体铆接。通过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将油箱止回背压阀安装在泵体上,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弹性簧片包括第一弯曲段、弹性段和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通过弹性段和第二弯曲段连接,第一弯曲段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弹性段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弯曲段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一弯曲段、弹性段和第二弯曲段的组合,使弹性簧片具有合适的弹性。
作为优选,弹性簧片为金属制成的弹性簧片,密封圈为丁腈橡胶制成的密封圈,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托盘为尼龙材质制成的托盘。弹性簧片为金属薄片,可使用冲压模具大批量生产;托盘为尼龙材质,密封圈为丁腈橡胶,均可通过橡塑,模具大批量生产,且零件一致性极好。
作为优选,当回油管路内的压力大于弹性簧片的弹性力时,密封圈和泵体脱离接触,回油管路内的油液流到油箱内;当回油管路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弹性簧片的弹性力时,密封圈回位与泵体恢复接触,形成密封。油液单向流通,系统回油管路的油液可以进入油箱,而油箱内的油液无法进入回油管路。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