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63269.2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武春风;周啟帆;秦建飞;王盛龙;齐柏一;秦勇;谢峰;白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李恭渝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头部 偏转 动能 拦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针对现有的动能拦截器命中精度较差,对于低空目标命中偏差较大的缺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依靠头部偏转提供侧向过载的动能拦截器,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导引舱、仪器舱、动能作战舱和尾段串联,头锥舱内部安装一体化综控机和电池,舱段内设置的各电气单机通过供电电缆与电池相连,通过控制电缆传递数据信息;导引舱后端安装头部偏转机构,一体化综控机舵控模块发送偏转指令,头部偏转机构按照指令在俯仰和偏航方向进行偏转,提供侧向气动能力;所述动能作战舱通过中心主轴与仪器舱连接,中心主轴内部安装电推力杆,中心主轴外安装动能拦截折叠杆,采用三段折叠方式,折叠杆折叠后放置在弹体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弹防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
背景技术
动能拦截器是从火箭武器研制上衍生的一种作战武器。随着精确制导武器技术的发展,拦截敌方目标也可以选择运用动能拦截直接撞击目标,造成敌方目标结构和性能的毁伤,或者姿态失稳无法继续执行战斗。
目前对于动能拦截器主要动力方式为直接力或者直/气复合的方式。现有技术主要弱点为命中精度较差,对于低空目标命中偏差较大,命中精度误差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发射装置,传统的火炮和导弹发射,由于火药爆炸产生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具有较大偏差,动能拦截器出筒/离台时,会有较大姿态偏差和速度偏差;
动能拦截器主发动机,主发动机一般为固体发动机,主要作用是使动能拦截器达到一定的飞行速度;由于固体发动机工作时,推力偏差和推力偏斜会造成姿态和空间位置的偏差;
动能拦截器直接力发动机,动能拦截器直接力发动机一般安装弹体周向,在交汇末端提供法向过载,接近拦截目标;直接力发动机一般为固体发动机,也存在推力偏差和偏斜,使动能拦截器产生位置和姿态的偏差;
气动力与直接力耦合,动能拦截器气动力与直接力进行耦合,带来了较大的耦合偏差。
基于上述原因,现有动能拦截器的命中精度达不到理想效果,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动能拦截器以提高命中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动能拦截器命中精度较差,对于低空目标命中偏差较大的缺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依靠头部偏转提供侧向过载的动能拦截器。
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导引舱、仪器舱、动能作战舱和尾段串联,头锥舱内部安装一体化综控机和电池,舱段(舱段包括导引舱、仪器舱、动能作战舱和尾段)内设置的各电气单机通过供电电缆与电池相连,通过控制电缆传递数据信息;
导引舱后端安装头部偏转机构,一体化综控机舵控模块发送偏转指令,通过控制电缆传输给头部偏转机构,头部偏转机构按照指令在俯仰和偏航方向进行偏转,提供侧向气动能力,连接处(连接处指的是导引头后半段固定舱段与偏转活动段连接处,由于需要活动拉伸,故采用柔性蒙皮连接,这样保证全弹体密封)有柔性蒙皮,保证头部偏转时头部与仪器舱的连接;
所述动能作战舱通过中心主轴与仪器舱连接,中心主轴内部安装电推力杆,中心主轴外安装动能拦截折叠杆,采用三段折叠方式,折叠杆折叠后放置在弹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舱纵剖面为幂次曲线,曲线幂次方程为y=6.657(2/3X)0.58,通过绕中心轴旋转形成椭球状头部,后接圆柱体舱段;
导引舱采用金属舱段,在舱段前端安装红外和激光板主动复合导引头设备,椭球状头部顶端安装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仪器舱为圆柱形,仪器舱采用金属舱段,在舱段外侧安装四片空气舵,空气舵为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