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63269.2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武春风;周啟帆;秦建飞;王盛龙;齐柏一;秦勇;谢峰;白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李恭渝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头部 偏转 动能 拦截 | ||
1.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导引舱、仪器舱、动能作战舱和尾段,仪器舱内部安装一体化综控机和电池,舱段内设置的各电气单机通过供电电缆与电池相连,通过电缆传递数据信息;
导引舱后端安装头部偏转机构,一体化综控机舵控模块发送偏转指令,通过控制电缆传输给头部偏转机构,头部偏转机构按照指令在俯仰和偏航方向进行偏转,提供侧向气动能力,连接处有柔性蒙皮,保证头部偏转时头部与仪器舱的连接;
所述动能作战舱通过中心主轴与仪器舱连接,中心主轴内部安装电推力杆,中心主轴外安装动能拦截折叠杆,采用三段折叠方式,折叠杆折叠后放置在弹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舱纵剖面为幂次曲线,通过绕中心轴旋转形成椭球状头部,后接圆柱体舱段;
导引舱采用金属舱段,在舱段前端安装红外和激光板主动复合导引头设备,椭球状头部顶端安装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舱为圆柱形,仪器舱采用金属舱段,在舱段外侧安装四片空气舵,空气舵为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综控机包括供配电模块、计算处理模块、舵控模块、惯性卫导模块、遥测模块和导引模块集成化;
通过供配电模块进行全拦截器各电气单机的供配电管理;
通过计算处理模块进行弹道、控制等信息处理计算;
通过舵控模块进行头部偏转机构和仪器舱空气舵舵控命令处理;
通过惯性卫导模块进行自身定位定向的测量;
通过遥测模块进行内外部的数据接收和传输处理;
通过导引模块进行目标识别、导引和信息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综控机的舵控模块将舵控命令通过控制电缆传递给伺服机构,伺服机构通过驱动舵机带动舵轴旋转,舵轴带动舵片转动,从而实现打舵;所述伺服机构安装在尾段内壁,通过舵轴与舵片相连,舵轴插入在舵机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用热电池工艺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器在发射时采用电磁弹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推力杆内自带行程控制机构,由一体化综控机的导引模块给其发布展开指令,行程控制机构接受指令,驱动电推力杆前进,电推力杆推动折叠杆,折叠杆展开,全展开后为伞骨状结构,相邻推力杆间通过链绳软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采用轻质化材料,轻质化材料包括钛镁合金材料以及表面高温陶瓷化浸金属的塑料材料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头部偏转的动能拦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段与动能拦截舱相接,尾段为金属舱段,尾段舱段外侧上装有4片沿周向等距分布的边条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2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