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殊应用超高密度纳米级导热全色域NK瓦级COB光源封装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9513.8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1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索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62;H01L33/58;H01L33/50;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 应用 超高 密度 纳米 导热 全色 nk 瓦级 cob 光源 封装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光源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特殊应用超高密度纳米级导热全色域NK瓦级COB光源封装技术,具体包括六大步骤。本发明工艺精良,效果突出,发光芯片采用呈圆形均匀分布于基板的发光面,使每颗发光芯片出光效果一致,大大提高了功率,有效的解决传统发光芯片分布稀疏容易出现暗点光斑的问题,将整条线路分成了4路,且都配备单独的驱动电源,每路独立工作,互补影响,即降低了对驱动的要求,也降低了成本,同时四个250W驱动相比较一个1000W驱动,性能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基板的结构极大的减少了芯片与基板的热阻,使材料整体导热系数高达50w/m.k,氮化铝的陶瓷绝缘体性能,又极大提高了材料的抗高压能力,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特殊应用超高密度纳米级导热全色域NK瓦级COB光源封装技术。
背景技术
光源封装是将多颗LED芯片集成封装在同一基板上的发光体。
目前市场现有产品,采用普通铝基板、镀银铜基板或者镜面铝基板,功率密度较低,在外形65cm*85cm上,不能做到足功率1500W,主要都在500W以内,功率密度过低,不能满足市场对亮度的需求,光效低,在70lm/w左右;且光源发光面因为芯片排列不规则,易出现暗斑及阴影区,传统1路或者2路驱动,在低功率时,部分芯片未能点亮,出现非常大的暗区区域,驱动电源功率过大,对电源要求高,显色指数低,Ra在95左右,不能满足照明场景对高显色指数的需求的要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特殊应用超高密度纳米级导热全色域NK瓦级COB光源封装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应用超高密度纳米级导热全色域NK瓦级COB光源封装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殊应用超高密度纳米级导热全色域NK瓦级COB光源封装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在基板的底部安装散热器;
S2:按照0.15-0.20mm的间距将发光芯片呈圆形均匀分布于基板的发光面,并通过固晶胶进行固晶,保证发光芯片排列均匀,点亮无暗区;
S3:采用焊线机将发光芯片与基板之间通过金线电气连接形成回路。
S4:在基板的正上方围上一层硅胶,形成闭环围坝;
S5:将荧光胶点在基板上,对发光芯片进行覆盖,确保无漏蓝光;
S6:在荧光胶面上覆盖一层蓝宝石玻璃片完成封装。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S1中散热器的散热片均为错位排列的紫铜麒麟片,且散热片的表面涂覆有纳米级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能快速的将散热片内的热量,聚集于表面的复合材料上,错位排列的紫铜麒麟片,再通过散热器表面的风扇,保证每一片紫铜麒麟片的表面都有风吹过,最大程度将热量散到空气中,从而高效快速的降低了散热器的温度,进而大大降低了发光温度,增加发光芯片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板采用正装基板或倒装基板:
正装基板:选择陶瓷氮化铝薄片,在陶瓷氮化铝薄片的两面上生长铜箔线路层,一面蚀刻线路,另一面通过金锡共晶粘合红铜底板,最后在蚀刻线路的一面涂覆纳米涂层的铝镜面;
倒装基板:选择陶瓷氮化铝薄片,在陶瓷氮化铝薄片的两面上生长铜箔线路层,一面蚀刻线路,另一面通过金锡共晶粘合紫铜底板,最后在蚀刻线路的一面铜箔上涂覆纳增白剂油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索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索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9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