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SF-IR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8957.X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宗新杰;颜晓晨;李承铎;周治国;高强;郑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sf ir 抑制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SF‑IR抑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化合物I为原料,根据反应物以及中间产物的特性,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降低副反应的同时可降低后处理难度,减少后处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路线长(八步)、收率低、原子经济性差的缺点,使用易得价廉起始原料可制得目标产品。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方便,不仅适合实验室少量制备,也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SF-IR抑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Vimseltinib(DCC-3014,中文名称为2-(异丙基氨基)-3-甲基-5-(6-甲基-5-((2-(1-甲基-1H-吡唑-4-基)吡啶-4-基)氧基)吡啶-2-基)嘧啶-4(3H)-酮,CAS号为1628606-05-2,结构如下式所示,是一种c-FMS(CSF-IR)和c-Kit双重抑制剂,具有抗癌和抗增殖活性,IC50值分别为0.01μM和0.1-1μM。
专利WO2014145025A2中公开了Vimseltinib的合成,依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式所示)需要八步反应制备得到Vimseltinib,步骤d碘代反应收率仅48%,步骤e取代反应,由于底物活性差,发明人重复现有技术时,此步取代反应收率不足20%。
对于步骤c硼酯的制备,专利中未经过任何纯化,按照推测完全转化进行后续的Suzuki偶联反应,但同时专利WO2014145025A2中其他类似结构如[2-(乙氨基)-4-甲氧基嘧啶-5-基]硼酸(实施例B1)粗品转化率仅50%,N-异丙基-4-甲氧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苯甲醛-2-基)嘧啶-2-胺(实施例B3)粗品转化率仅60%,发明人重复现有技术时发现步骤3的硼酯含量非常低。专利WO2014145025A2中公开的步骤f和步骤g两步偶联收率较低,分别仅67%和34%,最后一步异丙胺基的引入需要采用密封罐高温反应2天,收率仅59%,且专利中产品的制备量非常小,仅88mg。最后三步总收率仅13.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原子经济性非常差,制备周期和成本高,重现性差,对设备要求高,显然不适合工业放大生产。因此设计并实施一条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操作简便且产率较高的合成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SF-IR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具体的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取代氨基)-3-甲基-5-(6-甲基-5-((2-(1-甲基-1H-吡唑-4-基)吡啶-4-基)氧基)吡啶-2-基)嘧啶-4(3H)-酮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化合物V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3:化合物I在碱的作用下和有机胺反应得到化合物II;
步骤4:化合物II脱甲基去芳构化得到化合物III;
步骤5:化合物III在碱性条件下与甲基化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IV;
步骤6:化合物IV与硼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V;
步骤7:化合物V与化合物VI进行偶联反应得到VII;
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氢、C1~6饱和或不饱和烷基。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R1和R2分别选自氢、异丙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8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