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SF-IR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8957.X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宗新杰;颜晓晨;李承铎;周治国;高强;郑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sf ir 抑制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化合物V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3:化合物I在碱的作用下和有机胺反应得到化合物II;
步骤4:化合物II脱甲基去芳构化得到化合物III;
步骤5:化合物III在碱性条件下与甲基化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IV;
步骤6:化合物IV与硼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V;
步骤7:化合物V与化合物VI进行偶联反应得到VII;
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氢、C1~6饱和或不饱和烷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包含以下步骤:将化合物I、有机胺与有机溶剂混合,加入碱,在40~60℃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过滤、洗涤、干燥、浓缩,得到化合物II;和/或,所述反应时间为8~16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包含以下步骤:将化合物II与有机溶剂混合,加入脱甲基试剂,TLC监控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处理得到化合物III。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包含以下步骤:将化合物III、碱与有机溶剂混合,加入甲基化试剂,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得到化合物IV;和/或,所述化合物III与甲基化试剂的摩尔投料比为1:(1.5~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包含以下步骤: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化合物IV与有机溶剂混合,冷却至-60~-78℃,滴加锂试剂,搅拌反应1~2h后加入硼酸酯化合物,在-50~-70℃下搅拌反应2~3h,TLC监控反应结束后,在0℃下用溶剂淬灭,浓缩,得到化合物V;和/或,所述化合物IV与锂试剂的摩尔投料比为1:(2~3.5);和/或,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包含以下步骤: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化合物V、碱、化合物VI与有机溶剂混合,加入催化剂后再次用惰性气体置换,并在90~100℃下加热过夜;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得到化合物VIII;和/或,所述碱选自醋酸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磷酸钾、碳酸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和/或,所述催化剂选自醋酸钯、氯化钯、四(三苯基膦)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烯丙基氯化钯(II)二聚体中的一种。
7.一种化合物V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化合物VIII与化合物IX通过偶联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X;
步骤2:化合物X与化合物XI通过取代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VI;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包含以下步骤:化合物VIII、化合物IX、碱与溶剂混合,加入催化剂,惰性气体置换,加热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X。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包含以下步骤,将化合物X、化合物XI、碱与有机溶剂混合,加热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纯化得到化合物VI。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X与化合物XI的摩尔投料比为1:(1~2);和/或,所述化合物X与碱的摩尔投料比为1:(0.8~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89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