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56892.5 | 申请日: | 202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4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鹏;徐敬元;冯兴亮;金永新;胡学平;赵俊波;兰川;梁小军;朱国辉;马效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D1/002 | 分类号: | B03D1/002;B03D1/012;B03B1/00;B03B9/00;B03D101/02;B03D101/00;B03D10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欣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联合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矿石破碎、湿法磨矿后得到矿浆;
第二步:将所得矿浆进行多次粗选,每次粗选时,先加入硫氢化钠对矿物表面进行硫化,之后再加入戊钠黄药和苯甲羟肟酸形成的组合捕收剂以及起泡剂,最终获得铜钴氧化矿粗精矿;铜钴氧化矿粗选作业总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
第三步:对获得的铜钴氧化粗精矿进行硫酸搅拌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矿石经破碎、磨矿后,粒度满足-200目粒级质量百分含量7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浮选矿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矿浆浓密控制在25%-33%,终点pH值控制范围为1.5-2.0,反应时间为pH稳定后1-2小时,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共分5次粗选作业进行,单次粗选作业时间4-5分钟,各次粗选作业的精矿合并作为铜钴氧化粗精矿,进入第三步的硫酸搅拌浸出工艺;第五次粗选作业的尾矿作为最终尾矿直接抛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五次粗选作业的调浆过程中,加入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活化剂进行活化,各次作业的硫氢化钠、戊钠黄药+苯甲羟肟酸、2#油依次全部加完后,矿浆搅拌1.5-2分钟作为药剂活化反应作用的时间,随后再开始浮选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捕收剂中,戊钠黄药与苯甲羟肟酸配备质量控制在2-2.5:1,加入2号油为起泡剂,五次粗选作业各种药剂的添加量依次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铜钴氧化矿粗选五次作业,硫化活化剂加入量分别为粗I:2000-2500g/t,粗II:400-500g/t,粗III:160-200g/t,粗IV:160-200g/t,粗V:80-100g/t。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铜钴氧化矿浮选粗选五次作业,捕收剂加入量分别为粗I:戊钠黄药800-1000g/t+苯甲羟肟酸400-500g/t,粗II:戊钠黄药400-500g/t+苯甲羟肟酸160-200g/t,粗III:戊钠黄药160-200g/t+苯甲羟肟酸80-100g/t,粗IV:戊钠黄药160-200g/t+苯甲羟肟酸80-100g/t,粗V:戊钠黄药80-100g/t+苯甲羟肟酸40-50g/t。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铜钴氧化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铜钴氧化矿浮选粗选五次作业,起泡剂加入量分别为粗I:16-20g/t,粗II:3-4g/t,粗III:3-4g/t,粗IV:3-4g/t,粗V:3-4g/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68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氮化镓高温退火的保护结构及其应用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