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路面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7229.9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捷;陈广辉;宋闽江;张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20/10;C04B18/14;C04B14/32;C04B14/28;E01C7/32;C04B11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桐亚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表面 功能 恢复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路面 结构 | ||
1.一种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包括75-85份钢渣、10-25份金刚砂、0-5份矿粉、乳化沥青以及水;
其中,钢渣的表面裹附有热沥青;
所述乳化沥青的用量为所述钢渣、所述金刚砂以及所述矿粉总量的8-12wt%,水的用量为所述钢渣、所述金刚砂以及所述矿粉总量的4-5.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的粒径为5-10mm;
优选地,所述钢渣的主要成分为由硅酸盐组成的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
优选地,所述热沥青的温度为155-165℃;
优选地,所述热沥青为70#热沥青、50#热沥青或90#热沥青,更优为70#热沥青;
优选地,所述钢渣表面裹附的所述热沥青的质量为所述钢渣质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砂的粒径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由石灰岩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为SBR乳化沥青或SBS改性乳化沥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中矿粉和集料的级配满足:
9.5mm筛孔的通过率为100%,7.6mm筛孔的通过率为90-100%,4.75mm筛孔的通过率为70-90%,2.36mm筛孔的通过率为45-70%,1.18mm筛孔的通过率为28-50%,0.6mm筛孔的通过率为19-34%,0.3mm筛孔的通过率为12-25%,0.15mm筛孔的通过率为7-18%,0.075mm筛孔的通过率为5-15%。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混合所述钢渣、所述金刚砂、所述矿粉、所述乳化沥青和水;
优选地,先将所述钢渣、所述金刚砂和所述矿粉混合,随后再与所述乳化沥青及水混合;
优选地,混合过程在10-35℃的条件下进行。
8.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形成的表面功能恢复层;
优选地,所述表面功能恢复层的厚度为8-12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功能恢复层是采用工作质量为2-5t的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将摊铺后的所述沥青表面功能恢复混合料碾压2-3遍后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基础路面的上表面的粘层,所述表面功能恢复层设置于所述粘层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粘层的厚度为0.5-1mm;
优选地,所述粘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的洒布量为0.5-1.5kg/m2;
优选地,所述路面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表面功能恢复层的上表面的封层;
优选地,所述封层的厚度>0且不超过1mm;
优选地,所述封层的材料为改性乳化沥青,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的洒布量为1-2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72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