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损降低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7200.0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2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岑炳成;陈泉;肖光旭;朱丹丹;黄成;安海云;黄地;贾勇勇;周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史俊军 |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计算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损降低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本发明对线损数据进行特征数据集划分,提取共同的特征变量,根据共同特征变量在不同特征数据集中分布状态的差距幅度,判断出异常特征,找到相应的异常影响因素,进行降损,不会出现降损措施与实际线损较高影响因素不匹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损降低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属于降低配电网损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损在电网中不可避免,但是其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来降低线损。常规的线损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有等值电阻法、竹节法、前推回代法、电压损失率法等。线损理论计算目前依然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然而,线损理论计算本身是建立在假设条件上的,其与实际的电网情况往往不符,因此理论线损计算出的线损值精度并不高,如在低压台区三相不平衡供电时,线损计算的误差尤其大,无法反映实际的线损。这样,同期线损的降损措施与实际线损较高的影响因素就存在不匹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损降低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解决了降损措施与实际线损较高影响因素不匹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损降低方法,包括:
提取线损数据;
基于用电属性,将线损数据划分至不同的特征数据集中;
提取特征数据集中共同的特征变量;
获取共同特征变量在各特征数据集中的分布状态;
计算共同特征变量在不同特征数据集中分布状态的差距幅度;
若至少一个差距幅度不在预设的区间内,则判定相应的特征变量为异常特征;
根据异常特征,确定异常影响因素,进行降损。
用电属性包括用电类型和用电时间。
基于用电属性,将线损数据划分至不同的特征数据集中,包括:
基于用电类型和用电时间,将线损数据划分至两个特征数据集中。
差距幅度为特征数据集中的特征数据与共同的特征变量的差值。
一种线损降低系统,包括:
提取模块:提取线损数据;
数据集划分模块:基于用电属性,将线损数据划分至不同的特征数据集中;
共同特征变量提取模块:提取特征数据集中共同的特征变量;
分布状态获取模块:获取共同特征变量在各特征数据集中的分布状态;
差距幅度计算模块:计算共同特征变量在不同特征数据集中分布状态的差距幅度;
异常判断模块:若至少一个差距幅度不在预设的区间内,则判定相应的特征变量为异常特征;
降损模块:根据异常特征,确定异常影响因素,进行降损。
用电属性包括用电类型和用电时间。
数据集划分模块:基于用电类型和用电时间,将线损数据划分至两个特征数据集中。
差距幅度为特征数据集中的特征数据与共同的特征变量的差值。
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线损降低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7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