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桩的限位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2442.0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3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荣;王秀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建湖天辰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2H3/08;B6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韩玲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限位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的限位机构,包括桩体,其用于承接电动车;其中,桩体包括旋转模组以及限位杆件,电动车从一直线方向送入并停靠在旋转模组上;电动车上设置有限位凸块,随着旋转模组转动,电动车与送入方向相应的退出方向转动,直至旋转模组带动电动车转动至限位状态;当处于限位状态时,该电动车的侧壁与限位杆件相抵触,电动车的转动使得限位杆件位于限位凸块的退出路径上,从而限制电动车退出该旋转模组;电动车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相枢接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当该电动车处于限位状态下时,第二支撑杆相对第一支撑杆转动,从而使得该机架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同时,机架折叠后,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夹持限位杆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的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快速充电技术领域中,尤其是在目前电动自行车的停放逐渐规范化后,公共场所及住宅区都配套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设备,同时共享电动自行车也应运而生,目前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充电桩设备常被布置在停放场所内,但是,若该停放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时,往往会出现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而误占了电动自行车充电位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桩的限位机构,包括:桩体,其用于承接电动车;其中,桩体包括旋转模组以及限位杆件,电动车从一直线方向送入并停靠在旋转模组上;
电动车上设置有限位凸块,随着旋转模组转动,电动车与送入方向相应的退出方向转动,直至旋转模组带动电动车转动至限位状态;
当处于限位状态时,该电动车的侧壁与限位杆件相抵触,电动车的转动使得限位杆件位于限位凸块的退出路径上,从而限制电动车退出该旋转模组;
电动车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相枢接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当该电动车处于限位状态下时,第二支撑杆相对第一支撑杆转动,从而使得该机架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同时,机架折叠后,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夹持限位杆件。
优选地,旋转模组包括旋转平台及设置在旋转平台动力输出端上的限位块;
限位块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板件,电动车上的驱动轮送入至两板件的间隙内以限制驱动轮位置,从而使得在旋转模组驱动下电动车转动至限位状态。
优选地,驱动轮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并且限位凸块设于第一支撑杆。
优选地,桩体还包括罩壳,其包括一安装旋转模组的基面,旋转模组承接驱动轮的端面高出于罩壳的基面,以使得该电动车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限位杆件设置在靠近电动车低位一端处,使得在处于限位状态时,受电动车自身重力作用,限位凸块压设在限位杆件上。
优选地,限位杆件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以使得在机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限位凸块分别接触限位杆件的三侧面。
优选地,桩体还包括充电模组,其设于限位杆件上,该电动车内置有电源箱;
当机架折叠后电源箱上的输入输出口显露,以便使充电模组接入输入输出口充电。
优选地,电源箱至少包括壳体及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源本体,壳体上设有滑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
当机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构成一连通的滑槽以供滑轨滑动;当滑轨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电源箱作为该机架的关节锁定结构;
其中,当滑轨位于第一位置时,滑轨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
优选地,当滑轨位于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内时,解除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锁定关系,以便使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对转动,从而执行机架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建湖天辰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建湖天辰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2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人造PU用VAE涂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盖出渣装置及出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