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烧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0756.7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8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牛义生;张志伟;闫金瑞;刘可畅;杨金梦;李梦楠;侯博超;张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66 | 分类号: | H01M50/566;H01M10/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端子 烧焊 方法 | ||
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烧焊方法,在蓄电池槽、盖热封后进行,端极柱进入铅管内腔,端极柱上部表面沿轴向均布数条凸起,相邻轴向凸起之间构成凹槽,烧焊过程分四个阶段进行。本发明通过不同阶段对氧气压力、焊枪温度、焊枪与端极柱顶部之间的距离和烧焊时间的严格控制,解决了端子烧焊深度问题和烧焊漏铅问题,避免了因烧焊熔化深度较深,膨胀较大,在冷却过程中端极柱过度收缩产生裂纹或断裂现象;本发明改进端极柱的结构,保证了铅管和端极柱的同心度,防止烧焊端子时熔化的铅液沿着端极柱根部与铅管之间的间隙渗漏到电池内部,影响电池质量的弊端。采用本发明方法可明显提高铅酸蓄电池端子烧焊质量,经济效益可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烧焊方法,属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端子用于铅酸蓄电池和用电器的连接,端子是铅酸蓄电池上非常关键的一个零部件,端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铅酸蓄电池端子是由铅管和端极柱两部分烧焊而成,电池盖和电池槽热封在一起后,蓄电池槽内极群上的端极柱自动进入到蓄电池盖子上的铅管内腔里,然后在铅管外面套上烧焊模具,铅管和端极柱上部经过火焰烧熔→冷却凝固制成端子。现有铅酸蓄电池端子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问题。为了防止烧焊时熔化的铅液沿着铅管和端极柱之间的配合间隙渗漏到电池内部,设计铅管和端极柱之间的配合间隙很小(一般在0.5-1.0mm之间),铅液流动不畅,导致了端极柱烧焊深度较浅,造成铅管和端极柱之间留有较大缝隙,为电池使用留下质量缺陷,在铅酸蓄电池使用时,由于外力等原因容易造成铅管在缝隙处出现裂纹,造成电池内的酸沿着裂纹爬至端子表面腐蚀端子和连接线;2.烧焊方法问题。在实际生产中,若烧焊时间较短、温度偏低会导致烧焊深度浅;为了达到较深的端子烧焊深度,需要延长端子烧焊时间,但是端子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一方面影响铅管和盖子之间的密封性,造成密封不严,另一方面,烧焊熔化深度较深,膨胀较大,在冷却过程中端极柱容易出现因过度收缩产生裂纹或断裂。这给端子烧焊过程控制造成了较大困难,操作难度加大,还有可能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起动车辆困难或不能起动车辆。上述问题的存在,给用户和电池制造厂家都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了一种可避免烧焊质量缺陷、减少电池使用中因端子受力造成的端子裂纹问题的酸蓄电池端子烧焊方法。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烧焊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蓄电池槽、盖热封后,端极柱进入铅管内腔,端极柱上部表面沿轴向均布数条凸起,相邻轴向凸起之间构成凹槽,将焊枪垂直对准端极柱顶部,距端极柱顶端1mm,提高焊枪火焰氧气压力至6MPa,将焊枪火焰温度设定到800-850℃之间,高温烧熔端极柱顶部1-3秒,使熔化的铅液流至端极柱凹槽底部,然后降低焊枪火焰氧气压力至2MPa,保持火焰温度在400-500℃之间,保持时间1-3秒;
b、焊枪距端极柱顶端1mm位置,再次提高焊枪火焰氧气压力至6MPa,焊枪火焰设定到800-850℃之间,继续用高温火焰烧熔端极柱顶部3-5秒;在火焰高温烧熔端极柱过程中,焊枪向下匀速推进并保持焊枪与端极柱之间1mm距离,当烧熔铅液填满铅管和端极柱之间间隙总高度的约1/2时,降低焊枪火焰氧气压力至2MPa,保持火焰温度在400-500℃之间,保持时间3-5秒,并停止焊枪向下移动;
c、待已熔化的铅液冷却凝固后,继续将焊枪推进到焊枪顶部距端极柱顶端1mm位置,提高焊枪火焰氧气压力至6MPa,将焊枪火焰高温提高到800-850℃之间,继续用高温火焰烧熔端极柱顶部3-5秒,同时焊枪以0.5-2毫米/秒的速度向下匀速推进,当烧熔铅液完全填满铅管和端极柱之间间隙时,降低焊枪火焰氧气压力至2MPa,保持火焰温度在400-500℃之间,保持时间3-5秒,并停止焊枪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0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