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铜纳米棒-血红素功能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8935.7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晶;李苗苗;刘志广;韩玉洁;范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福增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铜 纳米 血红素 功能 化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氧化铜纳米棒-血红素功能化石墨烯(CuO/H-G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血红素(hemin)、石墨烯氧化物(GO)均匀的分散在二次水中搅拌10~20min;然后依次加入氨水(NH3·H2O)和水合肼(N2H4·H2O);在50~70℃下水浴3.0~5.0h,静置冷却至室温;在10000~12000rpm下离心10~20min,得到的产物离心洗涤两次;最后将获得的沉淀分散在10mL的二次水中超声处理,得到血红素功能化石墨烯(H-Gr)悬浮液;
所述的NH3·H2O和N2H4·H2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80%,hemin、GO、NH3·H2O、N2H4·H2O和H2O的质量比为1.2-1.6:1.0:8.0-10:13-16:1800-2000;
(2)将三水合硝酸铜(Cu(NO3)2·3H2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H-Gr悬浮液中,搅拌10~20min;该混合溶液加热至90~110℃后,将新鲜配置的NaOH溶液快速加入,持续搅拌5~10min,静置冷却至室温;在3000~4000rpm下离心5~10min,得到的产物离心洗涤两次;最后将获得的沉淀分散在2.0mL的二次水中超声处理,制成CuO/H-Gr;
所述的Cu(NO3)2·3H2O、PVP、H-Gr、NaOH和H2O的质量比为1.0:0.16-0.24:1.0:20:1800-2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O/H-G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hemin、GO、NH3·H2O、N2H4·H2O和H2O的质量比为1.4:1.0:9.1:13:20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O/H-G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浴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5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O/H-G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12000rpm下离心1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O/H-G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Cu(NO3)2·3H2O、PVP、H-Gr、NaOH和H2O的质量比为1.0:0.20:1.0:20:20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O/H-G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5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O/H-G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4000rpm下离心10min。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CuO/H-Gr。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uO/H-Gr作为类过氧化物酶在检测双酚F(BPF)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CuO/H-Gr作为类过氧化物酶在检测BPF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将CuO/H-Gr悬浮液和不同浓度的BPF加入醋酸-醋酸钠(HAc-NaAc)缓冲溶液,孵育;然后加入固定浓度的TMB及H2O2,产生oxTMB;
(2)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步骤(1)得到的oxTMB的吸光度,得到不同浓度BPF所对应的吸光度;
所述步骤(1)的CuO/H-Gr浓度保持在2.5μg·mL-1;HAc-NaAc缓冲溶液浓度保持在0.20M,pH为4.0;孵育温度为室温,孵育时间为5min;TMB浓度保持在1.2mM,H2O2浓度保持在12mM;
所述步骤(2)吸光度是在λ=652nm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89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