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管子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7731.1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平;朱韩钢;黄炼;黄胜炎;薛钱柳;姜灿洪;徐鑫;宋磊;姚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9/16;B23K9/18;B23K33/00;B24B9/04;B24B41/06;B24B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管子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用管子制作工艺,包括下述步骤:根据需要加工的管子的形状,将管子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两端有法兰的直管,另一类为非直管,非直管包括但不限于弯管、支管、拼弯管、穿舱管;再根据需要加工的管子的直径,将管子划分为小径管、中径管、大径管,小径管由小径管生产线进行加工,中径管由中径管生产线进行加工,大径管由大径管生产线进行加工;焊接后的小径管、中径管、大径管分别由独立的完成品托盘进行存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管子的制作工程进行优化管理,提高了管子制作的自动化、智能化的上线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无效劳动时间,减少产品的无效流动,同时,通过提高自动化率和智能化率,降低劳动力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用管子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整个船舶制造,船价不断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在目前形势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船舶建造,以提升建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船厂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船厂的当务之急。
在现有的船舶制造的过程中,其多个位置或功能的使用都需要涉及到管子,例如,用来输送水、油、气等工质的动力管路、系统管路,用于连通舱室内外或相邻舱室的穿舱管等等,上述的这些工况都需要或多或少的使用到管子,而且需要涉及到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管子,甚至不仅仅时单独的一根管子,还会涉及到多根管子的组合的形式,整个船舶上需要使用到的管子会很大,因此,加工量也比较的大。
而现有的管子制作是以切割、装配、电焊、打磨等工种划分的施工工艺流程,各工种之间的管子移运工作量很大,无效的等待时间很多,工时消耗大,管理人员、辅助人员多导致人均产量低;而且,传统管子制作流程,初步统计,自动化的上线率仅有15.9%左右,如果不改变工艺流程,即使全部使用了智能化设备,也无法彻底改变目前落后的人均产出和降低工时消耗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无效劳动的船舶用管子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舶用管子制作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 :首先,根据需要加工的管子的形状,将管子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两端有法兰的直管,另一类为非直管,非直管包括但不限于弯管、支管、拼弯管、穿舱管;
所述直管的加工流程为:直管切割、手工装配、自动或手动焊接、打磨、成品入托盘;
所述非直管的加工流程为:直管切割、相贯线切割或弯管、手工装配、手工焊接、打磨、成品入托盘;
S2 :再根据需要加工的管子的直径,将管子划分为小径管、中径管、大径管,小径管由小径管生产线进行加工,中径管由中径管生产线进行加工,大径管由大径管生产线进行加工;
所述小径管生产线包括切割、法兰定位、法兰焊接、短管定位、短管焊接、小组立、弯头焊接、弯管、校管、枝管切割、焊接;
所述中径管生产线包括切割、法兰定位、法兰焊接、短管定位、短管焊接、小组立、弯头焊接、校管、枝管切割、焊接;
所述大径管生产线包括切割、法兰定位、法兰焊接、短管定位、短管焊接、小组立、弯头焊接、弯管、校管、母管切割、焊接;
S3 :焊接后的小径管、中径管、大径管分别由独立的完成品托盘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小径管生产线配备有相应的设备,包括火焰切割机、旋转料架、法兰定位机、法兰直管焊机、小组立平台、弯头焊接机、校管平台、4寸弯管机、枝管切割机、中径物流装置;
所述中径管生产线配备有相应的设备,包括火焰切割机、旋转料架、法兰定位机、法兰直管焊机、小组立平台、弯头焊接机、校管平台、中径物流装置;
所述大径管生产线配备有相应的设备,包括火焰切割机、旋转料架、法兰定位机、法兰直管焊机、小组立平台、弯头焊接机、校管平台、大径物流装置及母管切割机;
所述小径管生产线与中径管生产线共用同一套中径物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