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传动式恒力夹持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7202.1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辉;刘云龙;农庆钧;李科静;廖玉成;黄银辉;喻洪流;朱炫睿;程帅鸣;陈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恒力 夹持 人工 肛门 括约肌 装置 | ||
1.一种绳传动式恒力夹持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异面轮(2)、一对恒力元件、同面异向轮(4)及夹持元件(5),所述异面轮(2)靠近驱动电机(1)设置,同面异向轮(4)靠近夹持元件(5)设置,一对恒力元件分别为恒力元件A(3)和恒力元件B(7),恒力元件A(3)和恒力元件B(7)的一端分别和驱动电机(1)连接,恒力元件A(3)和恒力元件B(7)的另一端分别缠绕异面轮(2)和同面异向轮(4)以后与夹持元件(5)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控制恒力元件A(3)和恒力元件B(7)中的一个收紧时,另一个为放松,所述驱动电机(1)通过一对恒力元件协同作用,实现夹持元件(5)的打开与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传动式恒力夹持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力元件A(3)和恒力元件B(7)均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丝(302),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一端和驱动电机(1)连接,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的另一端分别缠绕异面轮(2)和同面异向轮(4)以后与夹持元件(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绳传动式恒力夹持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5)包括上夹板(501)、下夹板(502)和合页转轴(503),合页转轴(503)连接上夹板(501)和下夹板(502);
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一端和驱动电机(1)连接,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的另一端分别缠绕异面轮(2)和同面异向轮(4)以后与合页转轴(503)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通过一对恒力元件的形状记忆合金丝(302)收紧或放松来实现上夹板(501)和下夹板(502)之间为打开或关闭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绳传动式恒力夹持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面轮(2)包括异面设置的异面A号轮(201)、异面B号轮(202)和异面轮机架(203),异面A号轮(201)和异面B号轮(202)安装在异面轮机架(203)上,异面A号轮(201)和异面B号轮(202)所在空间平面相互垂直,用于改变传动方向;异面A号轮(201)和异面B号轮(202)分别设置两个,分别用于所述恒力元件A(3)和恒力元件B(7)的形状记忆合金丝(302)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绳传动式恒力夹持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其特征在于,同面异向轮(4)包括一对同面异向A号轮(401)、一对同面异向B号轮(402)和同面异向轮机架(403),一对同面异向A号轮(401)和一对同面异向B号轮(402)安装在同面异向轮机架(403)上,恒力元件A(3)和恒力元件B(7)通过异面方式缠绕在一对同面异向A号轮(401)和一对同面异向B号轮(402)上;其中一个同面异向A号轮(401)和一个同面异向B号轮(402)作为一组,用于所述恒力元件A(3)或恒力元件B(7)的形状记忆合金丝(302)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绳传动式恒力夹持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一端和驱动电机(1)连接,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的另一端分别缠绕异面轮(2)的异面A号轮(201)和异面B号轮(202)后,再缠绕同面异向轮(4)的其中一个同面异向A号轮(401)和一个同面异向B号轮(402)以后,与合页转轴(50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绳传动式恒力夹持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和驱动电机(1)的连接方式为: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连接驱动电机(1)后,形状记忆合金丝(302)缠绕在螺栓(303)上,通过螺母(301)锁紧;
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和合页转轴(503)的连接方式为: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302)连接合页转轴(503)后,形状记忆合金丝(302)缠绕在螺栓(303)上,通过螺母(301)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2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