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出模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9862.5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前西隆一郎;田中苍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9C48/31 | 分类号: | B29C48/31;B29C48/25;B29C48/395;B29C48/40;B29C48/86;B29C48/88;B29C48/92;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马立荣;王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挤出模制设备,包括:
挤出机,其构造成熔融所供应的树脂材料,且然后挤出熔融的树脂材料;
泵,其构造成吸入从所述挤出机挤出的熔融树脂,且然后排出所吸入的熔融树脂;
压力传感器,其构造成测量在所述泵的吸入侧的所述熔融树脂的压力;和
控制单元,其构造成对所述泵的旋转速度执行反馈控制,以便使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接近目标压力,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基于测得的压力和所述目标压力之差来确定当前状态和对过去选择的动作的奖励;
基于所述奖励更新控制条件,且在所述更新后的控制条件下选择与所述当前状态对应的最佳动作,所述控制条件是状态和动作的组合;且
基于所述最佳动作来控制所述泵的旋转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模制设备,其中,所述动作是改变所述泵的动力源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模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PID控制器,所述第一PID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所述泵的动力源的输出,且
所述动作是改变由所述第一PID控制器的参数改变引起的所述泵的动力源的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模制设备,其中,所述挤出机包括:
筒体;和
容纳在所述筒体中的螺杆,所述螺杆构造成在混炼供应到所述筒体中的树脂材料的同时挤出所述树脂材料,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基于所述泵的旋转速度的控制结果而将所述泵的动力源的输出固定之后,进一步对所述螺杆的旋转速度执行反馈控制,以便使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接近所述目标压力,且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对所述螺杆的旋转速度执行反馈控制时,
基于所述测得的压力和所述目标压力之差来确定当前状态和对过去选择的动作的奖励;
基于所述奖励更新控制条件,且在所述更新后的控制条件下选择与所述当前状态对应的最佳动作,所述控制条件是状态和动作的组合;且
基于所述最佳动作来控制所述螺杆的旋转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出模制设备,其中,在对所述螺杆的旋转速度执行反馈控制时执行的动作是改变所述螺杆的动力源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出模制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PID控制器,所述第二PID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所述螺杆的动力源的输出,且
在对所述螺杆的旋转速度执行反馈控制时执行的动作是改变由所述第二PID控制器的参数改变引起的所述螺杆的动力源的输出。
7.一种挤出模制设备,包括:
挤出机,其包括:筒体;和容纳在所述筒体中的螺杆,所述挤出机构造成加热且因此熔融供应到所述筒体中的树脂材料,且在通过所述螺杆混炼熔融的树脂材料的同时挤出该熔融的树脂材料;
泵,其构造成吸入从所述挤出机挤出的熔融树脂,且然后排出所吸入的熔融树脂;
压力传感器,其构造成测量在所述泵的吸入侧的所述熔融树脂的压力;和
控制单元,其构造成对所述螺杆的旋转速度执行反馈控制,以便使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接近目标压力,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基于所述测得的压力和所述目标压力之差来确定当前状态和对过去选择的动作的奖励;和
基于所述奖励更新控制条件,且在所述更新后的控制条件下选择与所述当前状态对应的最佳动作,所述控制条件是状态和动作的组合;且
基于所述最佳动作来控制所述螺杆的旋转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出模制设备,其中,所述动作是改变所述螺杆的动力源的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挤出模制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所述螺杆的动力源的输出,且
所述动作是改变由所述PID控制器的参数改变引起的所述螺杆的动力源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98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系统
- 下一篇:量子计算系统中的光学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