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红刀豆中提取脲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6057.7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婷;朱海;贾玮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伊势久(江苏连云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80 | 分类号: | C12N9/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黄伟锐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豆 提取 脲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蛋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红刀豆中提取脲酶的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红刀豆研磨成粉,筛分后加入提取液,将红刀豆粉末和提取液充分搅拌,在室温下离心,收集上清液A,上清液A滤纸抽滤,得到上清液B;在上清液B加入60%PEG4000,在4℃温度下静置,离心,收集沉淀;将沉淀加入重悬液,重悬溶解后离心,收集上清并抽滤,得到溶液A;先用HCl将溶液A调为pH=5.1,再用NaOH将溶液调为pH=6.0,得到溶液B;将溶液B加入至柠檬酸‑柠檬酸钠中进行透析,在4℃温度下静置,离心,抽滤,收集上清,冻干。本发明制备流程简单,不需要在提取剂中添加丙酮溶液,反应温和,最终可得到蛋白浓度较高的脲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蛋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红刀豆中提取脲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脲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制剂,广泛分布于植物的种子中,以大豆和刀豆中的含量最高。脲酶是一种寡聚酶,可以催化尿素水解释放氨和二氧化碳,催化效率比无脲酶存在下的速率高出1000多倍,脲酶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医药行业等领域:在韩国,它被用于治疗呕吐、腹部浮肿、肾脏相关腰痛,在日本,它对治疗脓溢、中耳炎、疖子和癌症、各种炎症性疾病和特应性皮炎有效,在中国,脲酶被用于处理动物排泄物,防止空气污染,同时脲酶还可以处理含有尿素的废水,符合了中国当今绿色化学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固定化脲酶技术的进步,对脲酶的需求越来越大。
我国的豆类资源十分丰富,而目前国内针对脲酶提取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在大豆,黄豆等植物中提取和纯化,崔有宏等人在“黄豆脲酶的提取与性质研究”一文中采用醋酸盐缓冲液对黄豆粉进行提取,然后通过亚硫酸钠盐析,其沉淀再经磷酸盐缓冲液溶解,透析,DEAE-纤维素柱色谱分离,洗脱液冷冻干燥后得到脲酶产品。但是该工艺流程复杂,脲酶损失严重,成本较高。Hsien-Yi Sung等人在“A Procedure for Purifying Jack BeanUrease for Clinical Use”中提到了一种纯化尿素酶的方法,采用20%丙酮(含1mM EDTA和1mM巯基乙醇)进行提取,离心,清液调节丙酮浓度至31-35%,然后再经氢氧化钠碱化,再40℃热处理5min,离心,清液用柠檬酸调节至等电点附近,离心收集沉淀,再用磷酸盐缓冲液中和后冷冻干燥即可得脲酶。该方法虽然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但是使用了丙酮危险试剂,且实验过程危险。
红刀豆脲酶对比洋豆类脲酶丙酮提取来说,其原材料红刀豆易获得,红刀豆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部且产量十分丰富,且实验过程不需要丙酮危险试剂,对比大豆,黄豆脲酶提取来说,提取红刀豆脲酶的优势在于过程路线简单,提取的脲酶纯度较高。目前以红刀豆为原料的提取技术研究较少,使用该种方法提取脲酶,原料、提取试剂易获得,提取的脲酶纯度高,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从红刀豆中提取脲酶的方法,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时间短,条件温和,无需使用危险试剂,得到的脲酶纯度超过80%,活性好且回收率高,具有稳定的工业前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从红刀豆中提取脲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称取红刀豆研磨成粉,筛分后加入提取液,28℃下将红刀豆粉末和提取液充分搅拌,使得红刀豆粉末中脲酶全部浸提,然后将浸提液在室温下离心,收集上清液A,上清液A滤纸抽滤,得到上清液B;
2)粗沉淀:在得到的上清液B加入60%PEG4000,在4℃温度下静置,离心,收集沉淀;
3)重悬:将得到的沉淀加入重悬液,重悬溶解后离心,收集上清并抽滤,得到溶液A;
4)调整pH值:先用HCl将得到的溶液A调为pH=5.1,离心,收集上清,再用NaOH将溶液调为pH=6.0,得到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伊势久(江苏连云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海洋大学;伊势久(江苏连云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6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