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RTM模具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2718.9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富原;陈长胜;郭丹旎;董晓阳;俞雪峰;马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抟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rtm 模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RTM模具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3D打印,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模具粗胚;2)机加,通过机床在阳模制作模具注射孔和排气孔,在模具裙边制作连接孔,同时去除模具机加余量;3)模具表面处理,在模具表面喷涂胶衣然后进行水磨、抛光;4)试模,对产品进行试制,根据结果对模具进行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模具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材料RTM模具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RTM是将树脂注入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成型的方法,产品质量好、生产速度快、成本低,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
目前,RTM模具主要有三大类:玻璃钢模具、金属模具、玻璃钢表面镀镍模具。模具寿命以玻璃钢模具最短,镀镍模具次之,金属模具最长,其制造成本也与使用寿命成正比。其中,玻璃钢模具和玻璃钢镀镍模具采用手工铺贴成型,生产效率低且不能进行复杂结构模具的制备;金属模具制备成本高、密度大、生产周期长,不利于小批量产品的制备。
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采用塑料或金属等材料来进行逐层打印的技术,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复合材料RTM模具生产速度快、成本低、产品密度小且能进行复杂模具制备,有效避免传统RTM模具成本高、周期长、密度大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RTM模具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RTM模具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包括:
一、3D打印,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模具粗胚。3D打印原料为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CF/PC)或者碳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CF/PEI),打印方法为熔融挤出方法。打印完成后,对模具粗胚进行加压压实,加压压力为0.6MPa,加压时间2h~5h;
二、机加,通过机床在阳模制作模具注射孔和排气孔,在模具裙边制作密封槽和连接孔,同时去除模具机加余量,模具注射孔位于阳模中心,排气孔位于阳模两侧,树脂由注射孔进入浸润工件后最后由排气孔排出,裙边连接孔为盲孔,直径为8~30mm,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
三、模具表面处理,在模具表面喷涂胶衣然后进行水磨、抛光。乙烯基树脂作为胶衣喷涂原料,采用喷枪对模具使用面喷涂2次,第一层和第二层喷涂方向相互垂直,胶衣厚度为2~5mm。胶衣喷涂后进行依次采用500目、1000目水砂纸进行水磨至模具表面无明显划痕,水磨完成后,将抛光膏均匀涂抹至模具使用面,采用抛光机进行抛光,直至模具表面反光、无明显砂磨表面为止;
四、试模,对产品进行试制,根据结果对模具进行调整。试模前,先在模具使用面涂覆脱模剂3次,每次间隔时间15min~30min,涂覆完成后,在室温条件下风干30~60min,将预制体置于阴模表面并进行定位,在阴模裙边粘贴一层腻子条和定位块,然后将阳模与阴模合模,采用螺栓和螺母对模具进行紧固,注射孔连接注胶系统,排气孔与真空系统相连,接口处均采用密封胶条进行密封,关闭真空注胶系统阀门,打开真空系统阀门,开启真空泵使系统压力降到-0.09MPa以下,打开注胶系统进行注胶至胶液由排气孔流出,注胶压力为0.1~0.3MPa,注射完成后,将模具置于烘箱内,按制定的固化制度进行固化成型、脱模,然后将产品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根据结果对模具进行调整,最终完成模具制作。
优选的,所述风干装置的内壁安装有支撑块,风干装置的内部底壁和内壁均安装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阴模的顶部安装有阳模,阳模的顶部贯穿安装有螺栓,阳模的顶部观察安装有排气孔,阴模的顶部安装有预制体,预制体的顶部安装有腻子条,阳模的顶部安装有注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抟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抟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2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