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22273.4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叶会卿;吴炳堃;邢玉超;陈维莉;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人诚轴承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4;F23J15/04;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裴景阳 |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轴承 钢珠 热处理 废气 处理 循环 燃烧 系统 | ||
1.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燃烧室(3),所述废气燃烧室(3)通过第二输气管(52)与淬火油槽(5)连通,所述废气燃烧室(3)通过排气管(44)与沉降箱(4)连通,所述废气燃烧室(3)与沉降箱(4)之间还连通有第一输气管(43),所述第一输气管(43)连接废气燃烧室(3)的一端为伸入到废气燃烧室(3)内的引射管体(431),所述废气燃烧室(3)与高温淬火炉(1)连通,所述废气燃烧室(3)的底端为补风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燃烧室(3)与高温淬火炉(1)相对的一端设有便于上下调节的挡隔板(11),所述挡隔板(11)的下方与废气燃烧室(3)的底面之间形成引火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52)连通废气燃烧室(3)的一端从侧面伸入到废气燃烧室(3)内且伸入端的端口为封闭端,所述第二输气管(52)伸入废气燃烧室(3)内的伸入端侧面设有若干出气孔且伸入端上设有用于将气流折向燃烧区的弧形折流板(5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油槽(5)的上表面设有连通第二输气管(52)和淬火油槽(5)的第二引风机(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箱(4)的上表面设有连通第一输气管(43)和沉降箱(4)的第一引风机(4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4)与沉降箱(4)连通的一端伸入到沉降箱(4)内且从上往下伸入到沉降箱(4)内的沉降液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4)上设有隔空密封包裹在排气管(44)外的冷却壳体(441),所述冷却壳体(441)与排气管(44)之间形成第二冷却腔(44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体(431)的管径由进气端到出气端逐渐缩小,所述废气燃烧室(3)内设有上导流板(37),所述上导流板(37)的下方隔空设有下导流板(36),所述上导流板(37)与下导流板(36)之间形成有导流腔,所述引射管体(431)的出气端与导流腔连通,所述导流腔的出气口指向燃烧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结构为设于废气燃烧室(3)底端的补风口(34),所述下导流板(36)上设有百叶补风口(36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轴承钢珠热处理的废气处理自循环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燃烧室(3)设于用于向高温淬火炉(1)内输送钢珠的钢珠输送机构(2)上,所述补风口(34)与钢珠输送机构(2)的输送带(21)之间形成补风间隙,所述百叶补风口(361)与补风间隙对应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人诚轴承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洛阳市人诚轴承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22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