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侧翻的缓震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21782.5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3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许恩永;黄其柏;李壮;肖剑锋;赵开阳;杨功卓;童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R21/13;B62D3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侧翻 车架 | ||
1.一种防侧翻的缓震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震单元(100),包括上车架(101)、下车架(102)、第一缓震件(103)和第二缓震件(104),所述第一缓震件(103)和第二缓震件(104)设置于所述上车架(101)和下车架(102)之间,所述第一缓震件(103)包括固定在所述上车架(101)上的伸缩柱(103a)、固定在所述下车架(102)上的滑动筒(103b)、以及套在所述滑动筒(103b)上的第一弹簧(103c),所述第二缓震件(104)包括设置在上车架(101)上的第一橡胶(104a),以及设置在所述下车架(102)上的第二橡胶(104b),所述第一橡胶(104a)和第二橡胶(104b)对应设置;
防侧翻单元(N),设置在所述上车架(101)和下车架(102)内,包括驱动件(200)和缓冲件(300),所述缓冲件(300)与所述上车架(101)或下车架(102)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200)带动所述缓冲件(300)进行移动;
所述缓冲件(300)包括支架滑移板(301)、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滑移板(301)之间的质量块(302)、设置于所述支架滑移板(301)侧面的隔离框(303),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框(303)和所述支架滑移板(301)之间的第二弹簧(304);
所述缓冲件(300)在所述上车架(101)和下车架(102)内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匀分布;
所述驱动件(200)包括第一电机(201)和螺纹杆(202),所述第一电机(201)带动所述螺纹杆(202)进行转动,所述螺纹杆(202)与所述隔离框(303)螺纹配合;
所述下车架(102)的下方设置有高度传感器(102a);
在驱动件(200)不工作的情况下,质量块(302)和支架滑移板(301)约束在隔离框(303)内,在第二弹簧(304)的作用下减缓冲击力,使得车架保持较好的平衡性能;在车辆接近侧翻时,车架上的高度传感器(102a)感知左右或前后车轮高度变化,汽车中央控制单元ECU感知到高度传感器(102a)传递的高度信号并判断车架挂载垂向位移值超标后,控制相应的第一电机(201)进行转动,隔离框(303)进行移动,在第二弹簧304的作用下质量块(302)也会移动,通过质量的转移平复侧翻趋势,汽车中央控制单元ECU判断高度传感器(102a)传递的高度信号合理后,命令第一电机(201)反向转动,使隔离框(303)回归初始位置,在第二弹簧(304)的作用下质量块(302)也回归初始位置,平衡过程结束,当车辆遇到竖直振动时,通过第一缓震件(103)和第二缓震件(104)减缓振动,提升驾驶舒适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的缓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震件(103)设置在所述上车架(101)的拐角位置,以及较长边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缓震件(104)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震件(103)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侧翻的缓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103a)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103a-1),所述滑动筒(103b)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103a-1)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103b-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侧翻的缓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101)和下车架(102)上均设置有滑轨(101a),所述支架滑移板(301)上设置与所述滑轨(101a)配合的第一凹槽(301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侧翻的缓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框(303)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01a)配合的第二凹槽(303a)。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防侧翻的缓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101)和下车架(102)采用槽钢焊接制成,所述防侧翻单元(N)嵌入在所述上车架(101)和下车架(10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17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