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纺布用后整理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21716.8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君;张丹丹;罗英武;于本成;敬小波;包界杰;陈八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93/00 | 分类号: | C08F293/00;C08F2/22;C08F2/38;D06M15/263;D06M15/233;D06M15/31;D06M15/29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 地址: | 311217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整理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酸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用后整理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纺布用后整理乳液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制备而成:大分子RAFT试剂0.05~2.5%,丙烯酸丁酯3~35%,丙烯酸乙酯0~10%,丙烯酸异辛酯0‑10%,丙烯腈0~10%,苯乙烯3~25%,N‑羟烃基丙烯酸胺0~3%,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单体0~3%,引发剂0.005~0.2%,碱溶液10~30%,去离子水40~70%。本发明得到的无纺布用后整理乳液具有粒径分布窄、稳定性好的优势,同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有效改善聚丙烯酸酯的“热粘冷脆”问题,同时对各类无纺布材料具有较好的粘结、附着和增强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聚丙烯酸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无纺布后整理用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亦称非织造布,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粘合剂,具有工艺流程短,产量高,成本低,原料易得等优势,在土木工程、卫生、医疗、日用护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粘合剂除对纤维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外,还需满足不同品种的无纺布对于手感柔软、弹性、耐热、耐溶剂、耐洗涤、耐老化等要求。依托于无纺布市场的用量需求,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无纺布良好的粘合剂和性能改进剂,在无纺布加工成型和后整理方面能够很好满足加工需求和性能提升,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无纺布的功能性后整理主要有吸湿快干、防水防油、阻燃、抗静电、抗菌、金属化整理等,根据其应用领域及材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产业用无纺布主要以化纤材料为主,主要的应用领域集中在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水利、汽车工业、农业园艺、过滤、绝缘材料及包装和工程防护材料等方面,一般比较关注其阻燃、防水防油、强度、吸附透气、耐候、抗静电等功能;民用非织布使用的纤维种类更加繁多,主要应用在卫生用品、医疗防护、服装制鞋、合成革以及家装、家饰等领域,一般比较关注其吸湿性、柔软性、“三防”功能以及抗菌、抗静电、阻燃性等功能。
随着无纺布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其所用纤维原料的多样化及最终产品的日趋多样化,这对无纺布的后整理工艺、专用整理剂的开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常规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粘合剂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亟待开发新型的适用于无纺布高/多性能需求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满足现阶段无纺布用后整理乳液的高性能需求,提供一种无纺布用后整理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即先通过引发剂引发大分子RAFT试剂形成自由基开始聚合,再将主单体和功能单体采用逐步加入的方式反应聚合,得到结构为ABA嵌段式(软段-硬段-软段) 的聚合物乳液。聚合过程中采用NaOH调节体系pH,促进聚合反应的有序进行。结果表明,本发明得到的无纺布用后整理乳液具有粒径分布窄、稳定性好的优势,同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适用于无纺布基材,有效改善聚丙烯酸酯的“热粘冷脆”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纺布用后整理乳液的制备方法,称取质量分数分别为大分子RAFT试剂0.05~2.5%,丙烯酸酯单体3~35%,丙烯腈0~10%,苯乙烯3~25%,功能单体0%~6%,引发剂0.005~0.2%,碱溶液10~30%,去离子水40~70%的原料进行分步反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称取的大分子RAFT试剂溶解在水中,再加入1/2质量份的苯乙烯单体、第一质量份的丙烯腈和1/2质量份的功能单体混合均匀,在常温条件下通入氮气搅拌1小时,搅拌速度150-200rpm;
(2)升温至70-75℃,随后用注射器加入引发剂水溶液,保持反应温度在70℃,反应进行2-3小时后,根据乳液粘度将搅拌速度提高至250-350rpm,加入水稀释乳液至固含量为5.5-6.5%,随后加入碱溶液调节乳液体系pH值为7-8.5。
(3)将体系升温至70℃,边搅拌边滴加预乳液I,滴加持续2-3小时,加料结束后继续 70℃反应2.5小时。其中,所述预乳液I由丙烯酸酯单体和1/2的功能单体预乳化形成,第二质量份的丙烯酸酯单体等于步骤(1)中加入的第一质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1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