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20619.7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仪杰;陈圣宗;刘守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13/36;G03B5/00;G03B30/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驱动 机构 | ||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
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
一固定部,该活动部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电路组件,用以连接一外部电路,并固定地设置于该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固定部包括:
一外框,具有一顶壁以及一侧壁,该顶壁以及该侧壁具有板状的结构,该顶壁与该侧壁不平行;以及
一底座,与该外框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该活动部;
其中:
该电路组件设置于该底座;
该固定部用以对应一感光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一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其中该第一感测组件包括:
一第一参考物;
一第一感测元件,对应该第一参考物;以及
一第一控制元件,用以输出一第一驱动信号至该第一驱动组件;
其中:
该第一感测元件输出一第一感测信号至该第一控制元件;
该第一感测元件与该第一控制元件封装于一第一封装体内;
该第一参考物设置于该活动部以及该固定部的其中一者,该第一封装体设置于该活动部以及该固定部的另一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底座包括:
一本体,具有塑胶的材质;以及
一第一凹槽,对应该第一感测元件;
其中:
该本体具有板状的结构,且与一主轴垂直;
该第一凹槽包括一第一斜面,具有平面结构且与该主轴不垂直;
该第一斜面与该主轴不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中该底座还包括:
一第一开口,一光线通过该第一开口至该感光模块;
一遮光部,设置于该第一开口并对应该光线;以及
一第二开口,该光线通过该第二开口至该感光模块;
其中:
该第一斜面与该主轴的夹角介于15度至75度;
该第一开口的一第一内表面与该主轴平行并围绕该光线;
该第一开口的一倒角连接该第一内表面;
该倒角的表面与该主轴不平行也不垂直;
该遮光部邻近该第一开口;
该遮光部的一第二内表面与该主轴平行并围绕该光线;
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内表面的形状与该第二内表面的形状不同;
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内表面的最大尺寸大于该第二内表面的最大尺寸;
在该主轴上,该第一内表面与该倒角的最大尺寸的总和大于该第二内表面的最大尺寸;
该遮光部位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之间;
该第二开口的一第三内表面与该主轴平行并围绕该光线;
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内表面的形状与该第三内表面的形状不同;
在该主轴上,该第一内表面的最大尺寸小于该第三内表面的最大尺寸;
该第二开口用以容纳一滤光元件;
该滤光元件经由一第一接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遮光部;
该遮光部具有一连接强化结构,对应该滤光元件;
该连接强化结构具有凹槽的结构;
该遮光部的一设置部对应一补尘元件;
该补尘元件具有聚合物材质;
该补尘元件的表面具有粘着力,并用以捕捉一异物;
该设置部具有凹槽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06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