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双面压印的纳米压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6482.8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冀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0 | 分类号: | G03F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王鹏里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压印 纳米 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双面压印的纳米压印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透明板a,在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真空槽a,真空槽a与真空泵连接,以在真空槽a内产生负压固定模板,在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滑轨,与滑轨连接有可竖向移动的吸盘,吸盘上设置有透明板b,在吸盘的下表面设置有真空槽b,真空槽b与真空泵连接,以在真空槽b内产生负压固定模板或基片,还包括紫外固化装置,紫外固化装置可发出紫外灯光穿过透明板a和透明板b照射模板或基片。本发明通过一台设备就能实现双面压印,不仅制造过程比较简单,且造价成本低廉,简单经济的引入双面有序排列的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压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双面压印的纳米压印设备。
背景技术
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纳加工技术。该技术通过机械转移的手段,达到了超高的分辨率,有望在未来取代传统光刻技术,成为微电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加工手段。目前,双面纳米压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例如仿生蛾眼的减反射玻璃,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等。尽管这种方式存在一定优势,但现有的光刻技术的制造过程比较复杂,费时且成本高,且不能简便且经济地引入双面有序排列的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双面压印的纳米压印设备,通过一台设备就能实现双面压印,不仅制造过程比较简单,且造价成本低廉,简单经济的引入双面有序排列的微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双面压印的纳米压印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透明板a,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真空槽a,所述真空槽a与真空泵连接,以在所述真空槽a内产生负压固定模板,在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滑轨,与滑轨连接有可竖向移动的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透明板b,在吸盘的下表面设置有真空槽b,真空槽b与真空泵连接,以在真空槽b内产生负压固定模板或基片,还包括紫外固化装置,所述紫外固化装置可发出紫外灯光穿过透明板a和透明板b照射模板或基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槽a位于透明板a的外侧,且在所述真空槽a外侧设置有定位槽a,以定位模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真空槽b外侧设置有定位槽b,以定位模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槽b包括模板真空槽b,以及基片真空槽,所述基片真空槽位于所述透明板b上,且所述模板真空槽b位于所述基片真空槽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吸盘上方,与所述滑轨连接有对位装置,模板及基片上分别设置对位标记,以通过对位装置观察模板与基片对位标记,控制吸盘微调,使模板与基片对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位装置包括电机、伸缩杆,连接板,以及显示单元,所述电机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伸缩杆竖向连接于所述电机上,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显示单元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显示单元活动范围与透明板b对应,以通过显示单元观察对位标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轨与所述吸盘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与所述滑轨之间通过电机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固化装置为紫外灯,紫外灯设置有两个,分别与透明板a及透明板b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工作台上固定模板,吸盘上固定基片,模板上滴压印胶,通过吸盘下压,使基片与模板上的压印胶相接触直至完全填充,吸盘释放基片并复位至初始位置,并通过吸盘固定另一模板,在基片的上表面滴压印胶,再次通过吸盘下压,使模板与基片上的压印胶相接触直至完全填充,工作台释放模板,吸盘释放另一模板,完成压印,通过一台设备就能实现双面压印,不仅制造过程比较简单,且造价成本低廉,简单经济的引入双面有序排列的微结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6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