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泵打磨除尘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0684.1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2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赛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化抛光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渝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2 | 代理人: | 赵小安 |
地址: | 3154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除尘 一体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泵打磨除尘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将其分离为除尘区域及气液分离区域,所述气液分离区域相对于除尘区域的上方,所述除尘区域包括一级气液混合区域及气液冲击区域,且一级气液混合区域及气液冲击区域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当本装置在使用时,先行对其内部进行注水,随后离心风机开始工作,抛光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废屑,可经由一级气液混合区域、二级气液混合区域及气液冲击区域进行三重过滤、降尘,随后于离心桶内部进行气液分离,过滤后的气体经由排气口排出,水流则继续流动至一级气液混合区域处以达到对打磨过程中的废屑进行循环、持续过滤、降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泵打磨除尘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打磨装置为机械制造领域的常用装置之一,其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已为大家所熟知。
然而传统的打磨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打磨装置已然无法满足目前本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打磨装置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具体说明:
传统打磨装置,其为了达到降尘、防尘的作用,多配置有水泵,在打磨的过程中,利用水流对打磨区域进行冲洗,以达到冲洗降尘的目的,然而该冲洗过程中所使用的液体多为循环使用,然而在循环使用的过程,水流必然掺杂大量废屑与灰尘,此时水泵继续工作时,则极易造成其内部堵塞,此时则需对水泵进行维护及疏通,此皆为本领域较为繁琐的工作难题,且当水泵出现故障时,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则造成打磨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屑、灰尘较大,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打磨装置在使用时,其水泵易堵塞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泵打磨除尘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两种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之一.
一种无泵打磨除尘一体机,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将其分离为除尘区域及气液分离区域,所述气液分离区域相对于除尘区域的上方,所述除尘区域包括一级气液混合区域及气液冲击区域,且一级气液混合区域及气液冲击区域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所述气液分离区域设置有离心桶,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底部的吸气端延伸至离心桶的内部,所述离心桶内壁设置有螺旋状的挡板,所述离心桶的底部穿过隔板,并延伸至除尘区域,所述离心桶延伸至除尘区域的端部连通设置有进气弯管,且该进气弯管端头的敞口处与气液冲击区域相连接,所述进气弯管的内部空腔构成二级气液混合区域;
所述离心桶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回水管,且回水管的端头敞口处与一级气液混合区域相连接;
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离心桶的顶部连通设置有与排气口相连接的通风管;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抛光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便于抛光机的打磨端延伸至壳体内部的通口,所述一级气液混合区域与抛光机的打磨端相邻;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及排水管。
进一步,所述进气弯管端头的敞口处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气罩,所述进气罩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进气罩朝向于抛光机的一侧开设有敞口,且该敞口处对应设置有进气调节板。
进一步,所述进气调节板上开设有槽状的安装口,所述进气调节板的底部为锯齿状,所述进气罩上对应进气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进气调节板上配置有穿过安装口并延伸至螺纹孔内侧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
所述进气罩与进气调节板相配合构成气液冲击区域。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部与抛光机相邻的一侧设置有与回水管一端相通的盛接壳,所述盛接壳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盛接壳朝向于抛光机的一侧开设有凹口,所述盛接壳具有凹口一侧的底部倾斜设置有水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化抛光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化抛光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06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工业级光纤交换机用自动控温机构及散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