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味梅的制备工艺及调味梅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0435.2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1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珠凉;陈其霖;杨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如意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L3/3508;A23L3/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味 制备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调味梅的制备工艺及调味梅,其包括干湿梅制备;干湿梅预处理:对干湿梅进行热烫处理,然后浸泡在次氯酸钠溶液中;脱盐:将预处理后的干湿梅浸渍在清水中漂洗脱盐;调味:脱盐后的干湿梅浸泡在调味剂中调味,调味过程中通过调节盐酸控制pH,然后取出沥水,得到调味梅;调味剂包括糖类、食盐、甜味剂、肉桂酸和冰乙酸。本申请具有防腐效果好、保质期长的效果,且制备过程中无含硫化合物添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味梅的制备工艺及调味梅。
背景技术
青梅属于一种药食两用果实,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许多保健功能。青梅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黄酮等成分,具有调节机体酸碱度、抗疲劳、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一方面,由于青梅具有高酸低糖的特点,酸度过高不宜鲜食,;另一方面,青梅因水分含量高,采摘后易腐烂,贮藏期十分短,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所将青梅加工制成蜜饯、果干、梅汁、梅酱等食用,其中以蜜饯制品为主。
目前青梅蜜饯的传统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鲜果清洗→加盐腌制→晾晒→脱盐→调味→沥水→干燥→包装。在青梅蜜饯的加工过程中多使用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含硫化合物进行防腐,导致产品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需对此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青梅蜜饯中二氧化硫含量,减小二氧化硫对身体的危害,且保持青梅蜜饯的保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味梅的制备工艺及调味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味梅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调味梅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干湿梅制备;
S2、干湿梅预处理:对干湿梅进行热烫处理,然后浸泡在次氯酸钠溶液中;
S3、脱盐:将预处理后的干湿梅浸渍在清水中漂洗脱盐;
S4、调味:脱盐后的干湿梅浸泡在调味剂中调味,调味过程中通过调节盐酸控制pH,然后取出沥水,得到调味梅。
所述调味剂包括糖类、食盐、甜味剂、肉桂酸和冰乙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烫处理干湿梅不仅起到对原料第一步杀菌、消毒和破坏干湿梅中多酚氧化酶的效果,能够抑制干湿梅后续的酶促褐变,而且具有活化干湿梅原料的作用,干湿梅吸湿后细胞内含水量增大,当其浸泡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时,干湿梅内的盐分能够快速的渗出,从而加快了干湿梅的脱盐。而热烫之后的次氯酸钠溶液对干湿梅原料起到第二步杀菌、消毒和破坏干湿梅中多酚氧化酶的作用的同时,干湿梅中的盐分转移到次氯酸钠溶液中,起到第一步脱盐的作用,减少干湿梅在清水中漂洗脱盐的时间,提升加工效率。
当干湿梅浸泡在调味剂中时,调味剂中的风味分子进入干湿梅细胞内部,赋予干湿梅风味,从而使干湿梅呈现酸甜可口,略带咸味的风味。肉桂酸和冰乙酸复配后添加到调味剂中,能够对干湿梅起到第三步杀菌消毒、防腐的作用,而且通过热烫处理、次氯酸钠溶液以及调味剂处理结合的操作,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防腐效果好。而且整套工艺均未添加任何含硫化合物,能够避免调味梅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影响人体健康。
优选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调味梅由以下原料组成:
青梅40-76%;
糖类10-30%;
食盐4-8%;
甜味剂0.1-0.5%;
肉桂酸0.05-0.1%;
冰乙酸0.3-0.7%;
余量为调节盐酸和水。
优选的,所述肉桂酸和冰乙酸的重量百分比之比为1:(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如意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如意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0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