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梅酵素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8238.7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敏旭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19/00;A23L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梅 酵素 原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梅酵素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青梅酵素原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青梅果置于食盐水中浸泡后洗净沥干;S2、将青梅果与糖按质量比1:0.3‑1混合后加入发酵菌种搅匀得到混合物料,发酵菌种与青梅质量比为1:500‑1000;S3、将混合物料倒入容器A中,在16‑38℃下密封保存6‑12个月,得到初期发酵产物;期间每隔2‑3个月搅拌一次;S4、过滤初期发酵产物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倒入容器B中并搅拌均匀,之后在16‑38℃下密封保存3‑12个月,得到最终发酵产物;期间每26‑31天搅拌一次;S5、将S4中得到的最终发酵产物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检测合格后分装即得到成品青梅酵素原液;该青梅酵素原液的应用包括将该青梅酵素原液与水按1:4‑8的比例冲调后作为饮料饮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梅酵素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酵素是以动物、植物、菌类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通常含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如氨基酸、肽类、维生素、多糖、多酚类、黄酮类、醇类、酯类、酶类、矿物元素、有机酸和各种益生菌等,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保健食品。
青梅果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柠檬酸、纤维素、氨基酸、多酚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十分适合制备酵素,由青梅果制成的酵素可促进肠胃蠕动,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同时具有排毒养颜、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等多重功效。
然而,市面上现有的青梅酵素,因其发酵工艺不完善,发酵菌种选择不明确,并且通常采用单独的塑料缸或不锈钢大缸发酵或多个单缸发酵的方式,同时发酵过程中通常还需加水,很容易带进杂菌影响酵素发酵质量,这些都使得发酵效果不彻底,产品口味色泽不纯正、有异味,甚至还会残留一些有毒物质,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市面上现有的青梅酵素会添加较多的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调味剂、甜味剂等用以改善其口味与口感,长期食用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样不利。
综上所述,现需要一种不加色素或其他添加剂、口味色泽纯正、绿色健康的青梅酵素原液及其相应的更加完善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青梅酵素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青梅酵素原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无农残检测合格且无病虫害、去除伤疤的青梅果,置于5wt%的食盐水中浸泡1-3min,之后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S2、将青梅果与糖按照质量比1:0.3-1的比例混合,之后加入发酵菌种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发酵菌种与所述青梅的质量比为1:500-1000;
S3、将S2中得到的混合物料倒入容器A中,在16-38℃环境下密封保存6-12个月,得到初期发酵产物;期间每隔2-3个月搅拌一次;
S4、将S3中得到的初期发酵产物过滤去除发酵残渣,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倒入容器B中并搅拌均匀,之后在16-38℃环境下密封保存3-12个月,得到最终发酵产物;期间每26-31天搅拌一次;
S5、将S4中得到的最终发酵产物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检测合格后分装即得到成品青梅酵素原液。
优选地,S2中,发酵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无农残检测合格且无病虫害、去除伤疤的青梅果置于5wt%的食盐水中浸泡1-3min,之后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步骤2、将青梅果与糖按照质量比1:0.5-1的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之后置于20-38℃环境下密封保存1-3年,期间每3个月搅拌一次,即得到发酵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敏旭,未经吴敏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8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