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悬架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6393.5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谢映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银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刘锡滨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新能源 汽车 悬架 升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悬架升降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双轴电机、减速器和法兰盘,还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壳体、缓冲部件、固定部件,联动部件、润滑部件、第一螺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圆盘,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设置在上套筒的一侧,减速器设置在双轴电机的上方的输出轴上,缓冲部件设置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部件设置在上套筒的下部,上套筒下部还开设有卡槽,主动齿轮设置在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该装置在第一螺杆转动时润滑油喷涂的更加全面,有效的保护了第二螺杆防止出现滑丝以及减少磨损,避免车辆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悬架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氢发动机汽车等。
公开号为CN113103838A 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悬架升降装置,包括壳体、底座、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和第一螺杆;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底座相套且能够相对移动;所述传动机构位于上壳体内部,包括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安装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外部,所述从动齿轮安装于螺杆的上端外部;所述螺杆贯穿下壳体,所述螺杆与底座顶端形成螺纹式活动连接。
上述专利通过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和螺杆使底座和壳体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调节车架高度,且高度调节过程中,汽车悬架两边高度一致,车辆受力均衡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1、该装置在螺杆与底座之间缺少润滑油的情况下,工作一段时间后易产生磨损,从而导致汽车悬挂在升降车架时车辆两侧升降高度不一致,从而会影响车辆平衡,更为严重的情况下,螺杆与底座间滑丝失去配合,从而导致车辆倾倒,在行驶过程中十分危险,2、汽车悬挂在升降完成后的固定,使用的是齿条与锁止销进行配合插接卡合限位,该装置固定的位置十分不精准,并且固定效果也不佳,车辆颠簸时容易引发插销断开脱离限位,导致悬挂断裂等情况,车辆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悬架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悬架升降装置包括双轴电机、减速器和法兰盘,还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壳体、缓冲部件、固定部件,联动部件、润滑部件、第一螺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圆盘,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设置在上套筒的一侧,所述减速器设置在双轴电机的上方的输出轴上,所述缓冲部件设置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上套筒的下部,所述上套筒下部还开设有卡槽,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所述联动部件设置在固定部件的一侧,且联动部件和双轴电机的下方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从动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下套筒螺接在第一螺杆的中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在上套筒的内部上壁,且另一端设置在下套筒的外壁顶部,所述润滑部件设置在下套筒的上方,所述圆盘设置在第一螺杆的底部,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圆盘底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下套筒的内部,所述壳体设置在第一螺杆的上端,所述法兰盘设置在下套筒的底部,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的外壁设有整壳体,所述下套筒外壁还设有防滑条。
进一步,所述缓冲部件包括缓冲螺母、缓冲轴、两个主限位块和两个次限位块,所述缓冲轴固定设置在主动齿轮的中心位置,所述缓冲螺母设置在主动齿轮的上方,且与缓冲轴螺纹连接,两个所述主限位块对称设置在减速器的输出轴的端部,两个所述次限位块对称设置在缓冲轴的下方的端部,且主限位块和次限位块呈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银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银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6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