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废弃秸秆利用的厌氧发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6148.4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0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海;肖莉;张国玉;李新民;王绪人;王陈强;柴娟;马自强;陈龙;杨传甲;张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65 | 分类号: | B09B3/65;C12P19/14;D21B1/02;D21B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申超平 |
地址: | 8410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废弃 秸秆 利用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废弃秸秆利用的厌氧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废弃秸秆回收,然后置于壳聚糖改性液中浸泡10‑20h,然后送入恒温箱内存放1‑2天,恒温箱内温度为60‑70℃,然后取出。本发明废弃秸秆回收中采用壳聚糖改性液处理,壳聚糖改性液制备中采用膨润土改进石墨烯,石墨烯为片状结构,而膨润土属于层状结构,经过改性后,应用在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高相容性,与秸秆进行相容融合,从而膨润土改进石墨烯进行处理秸秆,最后经过爆破处理,从而对秸秆表面破化,同时利用电离液进一步的破化秸秆表面,提高了秸秆的木质素等结构渗透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秸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废弃秸秆利用的厌氧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为农业生产的附属产物,在我国一直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传统的种植习惯通常将大量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废弃,甚至被焚烧,不仅污染了环境,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也会使秸秆的经济价值丧失;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但是在自然田间状态下很难被微生物降解,造成转化时间长,影响下一季作物耕作,还可能造成病虫害加重。因此,需要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处理。
现有的废弃秸秆发酵效率差,通常采用秸秆膨化发酵,发酵技术简单,微生物转化效率差,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废弃秸秆利用的厌氧发酵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废弃秸秆利用的厌氧发酵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废弃秸秆利用的厌氧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废弃秸秆回收,然后置于壳聚糖改性液中浸泡10-20h,然后送入恒温箱内存放1-2天,恒温箱内温度为60-70℃,然后取出;
步骤二:送入到蒸汽爆破机内进行爆破,爆破压力为1-3MPa,反应结束,水洗、干燥;
步骤三:秸秆送入到电离液内进行电离处理,电离的电流为1-5A,电离时间为10-20min,然后水洗、干燥;
步骤四:将步骤三处理的秸秆送入到发酵罐内,向发酵罐内加入发酵剂,然后再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于40-50℃下厌氧发酵1-3天,即可。
优选地,所述壳聚糖改性液的制备方法为:
S1:膨润土改性石墨烯液的制备:
(1)将石墨烯送入到浓硫酸中氧化,然后进行沸水洗涤1-3次,随后与膨润土按照重量比2:1送入到研磨机内进行研磨,过100-300目;
(2)然后送入到乙醇溶剂中,配制成膨润土-石墨烯复合液,向膨润土-石墨烯复合液中加入重量10-30%的纳米二氧化硅,继续以100-500r/min的转速反应10-20min,反应结束,得到膨润土改性石墨烯液;
S2:将壳聚糖、盐酸、乙醇按照重量比2:1:3混合配比,得到壳聚糖溶液,然后向壳聚糖溶液中加入10-20%的膨润土改性石墨烯液,以100-2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得到壳聚糖改性液。
优选地,所述S2中搅拌温度为65-75℃。
优选地,所述S2中搅拌温度为70℃。
优选地,所述电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氯化镧、氯化钠按照重量比3:1混合,然后加入氯化镧总量1-3倍的盐酸,随后再加入氯化镧总量10-2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至充分,得到电离液。
优选地,所述搅拌至充分的搅拌转速为6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40-50min。
优选地,所述发酵剂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6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