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4706.3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平;杨正善;熊标;刘健;祝道彬;刘新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正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7 | 分类号: | B29C45/67;B29C45/8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零配件 脱模 机构 | ||
1.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底座(1)、上模板(2)和下模板(3),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相对的侧面均形成有模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伸缩气囊(5)、气泵(6)、控制器(7)和若干管道,所述伸缩气囊(5)一端与上模板(2)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下模板(3)的顶面连接,所述气泵(6)提供第一接口(8)通过管道与伸缩气囊(5)连通,所述控制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气泵(6)连接,控制器(7)被配置为:在合模时,控制气泵(6)第一接口(8)吸气,使伸缩气囊(5)缩短,拉拢上模板(2)和下模板(3)实现合模;在脱模时,控制气泵(6)第一接口(8)充气,使伸缩气囊(5)伸长,排挤上模板(2)和下模板(3)实现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囊(5)由气囊体(501)和连接在气囊体(501)两端的法兰盘(502)组成,所述气囊体(501)膨胀后呈圆柱形,且在气囊体(501)的外壁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锁定环(503),用于限制气囊体(501)只能轴向伸缩、不能径向膨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卡槽(9),用于容纳并固定连接伸缩气囊(5)的法兰盘(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3)的模腔(4)内壁开设有若干个竖孔(10),所述竖孔(10)内通过弹簧(11)活动安装有活塞盘(12),所述活塞盘(12)在注塑工作时活塞盘(12)顶面与模腔(4)壁面平齐,所述气泵(6)提供第二接口(13)通过管道与每个竖孔(10)连通,所述控制器(7)进一步被配置为:在脱模时,控制气泵(6)第二接口(13)吸气,使竖孔(10)内气压减小,活塞盘(12)向下移动,活塞盘(12)上方气压变小,此时模腔(4)内零配件被吸附固定;在脱模完成后,控制气泵(6)第二接口(13)充气,使竖孔(10)内气压增大,活塞盘(12)向上移动,此时模腔(4)内的零配件被活塞盘(12)顶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二接口(13)的管道上设有外接头(14),所述外接头(14)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在压差达到设定值后自动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孔(10)在下模板(3)的模腔(4)底面呈矩阵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3)顶面设有距离传感器(15),用于检测下模板(3)与上模板(2)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器,用于显示距离传感器(15)的检测距离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7)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合模时,当距离传感器(15)的检测距离值为0时,判断为合模成功,控制气泵(6)第一接口(8)停止吸气;在脱模时,当距离传感器(15)的检测距离值达到设定值后,判断为脱模成功,控制气泵(6)第二接口(13)停止吸气,且调整为充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的底面设有导向柱(16),所述下模板(3)的顶面开设有与导向柱(16)相匹配的导向槽(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零配件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支撑下模板(3)的垫高板(18),所述气泵(6)和控制器(7)安装在底座(1)与下模板(3)之间的空隙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正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正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47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